中國不再地大物博。“地大物博”這一概念早已深深扎根於中國人心裡,改革開放以來一些地方在發展經濟過程中浪費資源和能源的“大手筆”也與這種觀念有關。然而現實情況是,雖然中國能源資源總量比較豐富,但人均能源、耕地、水資源佔有量較低,人均國土面積0.8公頃,人均草地0.33公頃,人均森林面積0.128公頃,分別為世界人均值的29%、50%、20%。人均耕地0.095公頃,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原油可採儲量2.6噸,人均天然氣可採儲量1074立方米,人均煤炭可採儲量90噸,分別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1.1%、4.3%、55.4%。在世界144個被排名統計的國家中,人均煤資源排在50位以后,淡水資源量排不進前55位,土地、耕地、森林等資源遠遠排在100位以后。石油、天然氣、銅和鋁等重要礦產資源的人均儲量,僅分別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以佔世界約7%的耕地養活著約佔世界21%的人口,成績的確不小,但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資源環境代價,經濟發展與資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上升到56.7%,重要礦產資源的對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多年平均缺水量536億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嚴重缺水,中國七大水系中劣5類水體約佔三成,已失去使用功能。一些地區地下水位下降、河湖萎縮、濕地減少、生態功能下降等生態問題已經嚴重制約當地的生產生活。能源消費總量增長過快,消耗強度高,自然資源消費供需矛盾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軟肋。中共十八大報告把“節約資源”作為“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的原因就在這裡,強調要“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的目的也在這裡。
“西方模式”無法復制。當代世界的發達國家,在其工業化初期和中期階段,無不走過一條先污染后治理的傳統工業化發展道路。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始,歐洲、美國和日本等資本主義國家先后發生震驚世界的系列“環境公害事件”,其特點均為工業“三廢”嚴重污染空氣、水源、土壤和食品,導致重大人員傷亡。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發生的石油危機,是對西方國家傳統工業化道路提出的嚴峻挑戰。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先后完成工業化而進入后工業社會,它們開始利用技術優勢進行產業升級換代,而將一些污染嚴重的工業產業轉移到廣大發展中國家,將“環境公害事件”從發達國家轉移到廣大發展中國家,造成全球性生態環境危機。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之后,中國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在利用發達國家的工業技術快速提高工業化和現代化水平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成為西方發達國家轉移工業產業和環境污染的輸出地。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在取得矚目的成就時,當初頻繁出現在發達國家中的“環境公害事件”也開始逐漸在中國部分地區出現。目前,由於各國的發展理念已經發生重大變化,中國不可能按照西方發達國家產業轉移模式,將傳統工業產業轉移到其他發展中國家,而必須通過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的生態化,盡量避免工業文明給自然和人類社會帶來的負面效果。
相關專題 |
· 理論書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