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文化的發展都離不開與其他文化的交流互動,離不開對其他文化的借鑒吸收。所以,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擴大文化領域對外開放,積極吸收借鑒國外優秀文化成果”。但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是一回事,搞文化輸出是另一回事。前者是一種客觀進程,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是擋也擋不住的,后者是一種戰略選擇,明擺著是去佔領人家的文化市場的。國際社會盡可以放心,中國沒有這樣的戰略。
從歷史上看,中國雖然有5000年博大精深的文化,但中國人很少主動走出國門去傳播自己的文化。因為中國歷來秉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傳統文化價值觀和文化軟實力理念,即任何獨特的美好與芬芳的事物總是能夠自動吸引各方關注,無須言語和其他外力的推波助瀾。從中國對外交往的歷史看,文化傳播從來不是中國對外交往的主要意圖,而是“副產品”。唐代玄奘西游印度,意在取經﹔明代鄭和七下西洋,是為對外昭示“天朝恩澤”。中華文化之所以傳播到日本、朝鮮、越南等國,主要是這些國家的人主動到中國來學習的結果﹔中國文化之所以對西方的文藝復興,特別是對歐洲啟蒙運動產生一定影響,主要得益於西方傳教士所發揮的橋梁作用,是他們把當時先進的中國文化帶回到了歐洲。
然而,近代中國因鴉片戰爭而陷入衰敗。這不僅打破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也打破了中華文化的自信。在中華民族處於危機時刻,中國人反省了自己的文化缺陷,開始向西方學習,力圖趕上西方社會。新中國成立后,恰逢進入全球冷戰時期,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與傳播基本上陷入意識形態的對抗戰中,中國隻能與意識形態相同或相近的前蘇聯、東歐國家及廣大發展中國家進行文化交流。中國還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在此期間“左”的思想極其濃厚,傳統文化經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壞,自身文化建設出現停滯,對外文化交流無從談起。
進入改革開放時期,“中國文化走出去”現象最早在民間出現。1988年,中國電影《紅高粱》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這是中國文化產品首次獲得國際獎項,激發了更多中國人將自創的代表其所思所想的文化產品推向全球。此后,中國一些學者相繼提出中國應加強“文化軟實力”建設的觀點,呼吁將富有中國當代特色的文化產品推向全球,在世界上逐步擴大中國影響力。這些學者在中國全國政治協商會議上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全國政協作為中國參政議政的重要機構又將“文化走出去”理念提交到了中共中央。2011年,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最終明確將“文化走出去”作為一項國家戰略來推動和落實。
相關專題 |
· 理論書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