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時間裡,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發展成就。但與此同時,許多問題也出來了,如貪污腐敗、收入差距拉大、環境污染、社會道德水准滑坡等。對此,國內外的認識和看法並不一致。一種認為,這些問題都是因中國搞市場經濟造成的,都是金錢惹的禍。解決的辦法就是少些市場經濟,多些社會主義,少些放任自流,多些政府管制。有人甚至主張回到過去的計劃經濟年代。還有一種則認為,這些問題是因市場經濟發揮的作用不夠帶來的,是中國共產黨“干預”過多導致的,解決的辦法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特別是加快政治體制改革,取消或至少弱化中共的領導作用。有人干脆建議把共產黨的名字改為社會黨或社會民主黨,把黨的指導思想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換成“民主社會主義”。在他們看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行多種所有制成分、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允許並鼓勵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經濟發展,允許剝削現象存在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與民主社會主義所主張的經濟社會政策還有什麼區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改革政策與民主社會主義的改良政策,除了一字之差究竟還有什麼不同?對於這兩種觀點,中共十八大報告給出的答案是,中國將“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
中國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三十多年,實行市場經濟也已超過二十年,時間雖然不長,但取得的成效顯著,有目共睹,退回去把自己封閉起來,關起門來朝天過,或者轉而採取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事實上不可能,老百姓也不會答應,那樣的老路中國共產黨當然不會走,走也是死路一條。擺在中國面前的隻有繼續推進改革開放,舍此別無他途。但改革開放最重要的是要看好方向,方向錯了,走得越快離初衷越遠。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最初是不願觸動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后來又採取激進手段,一夜之間改為市場經濟,並主動放棄蘇共的領導地位,改信“民主的、人道的社會主義”思想,最后把偌大個蘇聯都改沒了,其中的教訓非常深刻。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中共絕不能學蘇共自毀長城,尤其不能把黨的旗幟稀裡糊涂地改為民主社會主義。因為這樣做會把中國引向邪路,到頭來還是沒有好果子吃。
為什麼這麼講呢?總結中東歐國家劇變的教訓,我們發現一個規律,就是這些國家的劇變都是從執政黨的社會民主黨化開始的,都是從指導思想的民主社會主義化開始的。從1989年10月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演變為社會黨,到1991年6月阿爾巴尼亞勞動黨改建為社會黨,中東歐國家的共產黨除羅馬尼亞共產黨不復存在外相繼嬗變為社會民主黨。其中波蘭統一工人黨一分為二——波蘭社會民主黨和波蘭社會民主聯盟﹔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聯盟在國家解體之前便一分為五,各共和國的共盟紛紛改名,演變為民族主義色彩的社會民主黨。之所以出現這些現象,是因為共產黨所信奉的傳統社會主義與社會黨所信奉的民主社會主義在歷史上是同源的,政策上是相似的,轉變起來相對容易,也比較有迷惑性。
一般認為,傳統社會主義和民主社會主義共同起源於歐洲傳統的社會民主主義。傳統社會民主主義運動興起於1848年歐洲革命前夕,后來深受馬克思主義影響,在很長時間裡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基本上是同義詞。19世紀末,隨著伯恩斯坦修正主義在國際工人運動中的泛濫,傳統社會民主主義運動在思想理論上發生了分化。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和布爾什維克政權的建立,則成為傳統社會民主主義理論和運動的分水嶺。此后,以布爾什維克主義或列寧主義為代表的革命左翼自稱為共產黨,聯合在共產國際的旗幟下,領導著世界共產主義運動。原社會民主主義中的右翼和中派,則在反對十月革命、反對布爾什維克主義或共產主義、反對無產階級專政的前提下逐漸合流,徹底走向了社會改良主義,逐漸放棄了馬克思主義。在這個時期,他們仍自稱為“社會民主主義者”,以區別於當時資產階級所標榜的“民主主義”。到1951年社會黨國際成立時為了與俄國以無產階級專政為特征的社會主義相區別,改稱為“民主社會主義”,以表明自己的“民主主義”性質。
相關專題 |
· 理論書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