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汪同三:宏觀調控能否發揮積極效果關鍵在於政府和市場關系

2013年11月12日08: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進一步提高宏觀調控水平

改革開放以來,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是伴隨宏觀經濟運行的一項經常性工作。為了保持經濟平穩健康運行,防止出現大的波動,我們應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逐步提高認識,不斷改善宏觀調控。繼黨的十八大提出“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加強宏觀調控目標和政策手段機制化建設”的任務之后,習近平同志又把“進一步提高宏觀調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以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為抓手,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作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入調查研究的重大問題之一。認真研究如何進一步提高宏觀調控水平,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我國宏觀調控取得重要成績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較好地實現了保持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的任務。

在受到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時,通過及時有效的宏觀調控,較好地抵御了外部沖擊。在應對上世紀90年代末期亞洲金融危機沖擊中,我國在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的同時,採取努力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保持了國內經濟的健康穩定增長,同時對緩解亞洲經濟緊張形勢、帶動亞洲經濟復蘇發揮了重要作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襲來,我國及時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迅速實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攬子計劃,扭轉了經濟增速過快下滑態勢,在世界率先實現經濟增長企穩回升。

在國內宏觀經濟運行出現較突出問題時,及時採取有針對性的調控措施,實現宏觀經濟大局穩定。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出現嚴重的經濟過熱,通貨膨脹率超過24%。面對嚴峻局面,我們一方面堅定不移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另一方面推出一系列抑制經濟過熱的宏觀調控措施,在1996年成功實現了“軟著陸”,宏觀調控成績舉世矚目。21世紀初非典沖擊之后,我國出現部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猛和糧食生產供求關系趨緊的問題,通貨膨脹壓力明顯。我們一方面清理整頓各類開發區,加強建設用地管理,控制信貸和土地兩個閘門,抑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另一方面出台減免農業稅、設立糧食最低收購保護價、種糧直補等一系列重要措施,實現了糧食連續多年增產。這些調控舉措保障了我國經濟增速連續5年保持在10%以上,保障了我國經濟總量的世界排名快速躍升。

自1996年成功實現“軟著陸”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宏觀調控經驗的積累,我們較好地實現了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和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的宏觀調控四大目標。在經濟增速較高的情況下,年度之間經濟增速波動的幅度明顯收窄,除了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嚴重沖擊經濟增速與上年相比減慢約4.6個百分點之外,年度之間經濟增速的波動幅度均未超過2個百分點。同時,就業狀況一直保持穩定,城鎮就業人數穩定上升,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較低水平。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除了2008年和2011年上漲幅度略高於5%之外,其余年份均低於5%。在保持國內價格整體水平基本穩定的同時,人民幣匯率保持了穩定的逐步漸升,國際收支平衡狀況良好,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內需拉動作用增強,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所上升,城鎮化取得新進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汪同三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