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涓水洪流 清史人生——記戴逸先生

2013年11月04日15:24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涓水洪流 清史人生

中國研究清朝歷史的領銜人物

很多人走到六十歲時就已經開始盤算退休生涯,安度晚年,而戴逸先生則在七十六歲的高齡接受了領銜主持國家項目《清史》的編撰任務。編撰《清史》是中國近百年來首次巨大的文化工程。

研究清朝歷史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民國初年。清朝滅亡以后,蕭一山、孟森等學者開始探討清朝歷史。由於當時的社會條件限制,他們的研究方式、研究范圍仍然局限於傳統的那一套。在歷史評價方面,自辛亥革命以后,清朝歷史一直被標注為最軟弱腐敗的時代。戴逸先生最早對清代歷史提出了系統的、科學的、公正的評價,指出和肯定了清代在很多方面的歷史貢獻,推翻了長期存在的對清代歷史不公平的評價。

對於清朝歷史研究的真正起步是在1978年以后,即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小組的成立,后來在此基礎上成立了清史研究所,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全方位研究探討清朝歷史成為當前中國歷史學中的顯學。在三十多年中,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培養了一批清史研究的骨干﹔可以這樣說,在三十多年中,戴逸先生是當代中國研究清朝歷史的領銜人物。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凡是編撰前朝歷史的都是皇帝親自參與,宰相領銜。因此,在編撰前朝歷史過程中,勢必摻入了當朝政府的政治觀念。我們現在看到的《清史》編撰過程中,雖然政府投入了巨資,但是這一巨大歷史文化工程仍然保持了高度的獨立性。這是中國歷史上所沒有出現過的情況,是《清史》最為重要的特點之一。

當代大型《清史》工程,繼承了中國二十四史的傳統,卻也有不同於二十四史之處,出現了眾多方面的創新,比如,在工作程序、成書體系方面,《清史》工程不僅修史,還做了大量的檔案文獻整理工作,出版的字數已經有幾十億之多。例如,清代有四萬多種詩文集,范圍過於浩大,不可能都做。在此情形下,《清史》工程編輯了《清代詩文集》四千種,共八百冊,此一數量就已經超過了《四庫全書》。這是中國歷代編史中所沒有的。又如,《清史》工程中,將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所保存的一千萬件檔案中的幾百萬件檔案進行整理和數字化,完成了檔案館成立三十多年來一直沒有完成的工作。這是一項極為艱巨卻又極為重要的工作。戴逸先生克服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堅持做下去,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提出未來的清史研究新方向

人到八十七歲,早就應該頤養天年,戴逸先生卻加快步伐,不斷走向歷史學之巔峰,他為未來的清史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

比如:清朝時期,自康熙到乾隆,中國徹底解決了兩千年以來定居社會與西北游牧民族之間的對抗,此種狀況是漢唐以來一直無法解決的,其原因何在?清朝時期出現的滿漢蒙藏回各個民族間的高度融合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從未出現過的,其原因何在?清朝時期的傳統社會能夠養活四億人口,此又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高峰,原因何在?十八世紀的世界,中國與俄羅斯和英國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三種勢力,為什麼到了十八世紀以后,中國反倒落后了?原因何在?中國自古以來活動的范圍主要是在內陸,而到了清朝時期,東南沿海一帶卻成了中國傳統經濟最為發達的區域,其間的原因是什麼?這些課題是清代歷史中的重大問題,而每一個問題又牽扯到社會學、統計學、地理學、經濟學中,對於這些重大課題都需要花很長時間去研究。

(林建 作者為旅美學者)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