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的十年間,中蘇之間發生了一場“大論戰”,其中在1963年至1964年論戰高潮期間,我們黨相繼發表了九篇評論“蘇共中央公開信”的文章,史稱“九評”。今天要正確認識和評價已過去半個世紀的這一大事件,最要緊的是先要把思想方法搞對頭。在這方面鄧小平為我們樹立了典范。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以來,鄧小平採用一種朴素地叫作“回頭看”的方法,即以實踐的檢驗為依據,站在今天的時代高度,運用今天發展了的觀點去重新認識和評價當年的事情,這實際上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鄧小平以這種方法,深刻總結了這場論戰的經驗教訓,為我們黨處理相關問題提供了明確的指導思想。
蘇聯1991年“8 19事件”后,蘇共在幾天時間內就徹底崩潰了。國內不少人出於義憤,要求公開刊文批判戈爾巴喬夫,認為“九評”是正確的,強烈要求肯定“九評”。當時黨中央要求中聯部盡快就此拿出意見和看法。筆者時任中聯部研究室副主任,分管國際共運和理論研究工作,直接參與了相關報告的起草工作。中聯部當時就是以鄧小平新時期的這些思想和原則為指導,以《關於如何看待“九評”和國際共運大論戰問題》為主題,直接向中央領導報送了報告。這份報告的基本思想是,認為我們反對“老子黨”是對的,但不能肯定“九評”,決不能再搞意識形態爭論。隨后中央迅速採納了中聯部的意見。當年中聯部提出這些看法和意見的主要根據和考慮是什麼呢?現據相關同志的回憶和個人的理解做些闡明。
反對“老子黨”,“我們是反對得對了”
鄧小平在如何對待這場“大論戰”問題上的基本思想和觀點是非常明確的。這就是:“大論戰”實際上包括了兩個不同性質的問題,一個是黨和國家關系上反對“老子黨”和“指揮棒”的問題﹔一個是意識形態上的爭論問題,即“九評”所爭論的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什麼是修正主義等這類問題。鄧小平認為,在前一問題上我們是對的﹔在后一問題,即意識形態爭論的問題上,“雙方都講了許多空話”,今后不能再搞了。
必須充分肯定反對蘇共大黨、大國沙文主義是正確的、非常必要的,對國際共運獨立自主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蘇共推行“老子黨”“指揮棒”,仍想控制中國,后又將意識形態分歧擴大到國家關系層面,還出言不遜,傷害了中國的民族感情。1989年 5月 16日鄧小平在與戈爾巴喬夫舉行“結束過去,開辟未來”的會談中強調,中蘇關系惡化“真正的實質問題是不平等,中國人感到受屈辱”,但他同時又指出,“這不是指意識形態爭論的那些問題,這方面現在我們也不認為自己當時說的都是對的”。很顯然,鄧小平是將“黨和國家關系”問題,與“意識形態爭論”的問題嚴格區別開來的。
在反對赫魯曉夫大國沙文主義的斗爭中,人們透過當年毛澤東氣吞山河的激烈言詞,看到的是他在外來欺負面前,威武不屈的民族英雄主義氣概,這是值得肯定和自豪的。但這決不意味著要對意識形態爭論本身持肯定態度。
意識形態爭論,“雙方都講了許多空話”
雖然上世紀60年代國內外形勢和主客觀的歷史條件,決定了中蘇間的意識形態爭論問題是難以避免的,但今天回過頭來看,應當說壓根就不該搞,對誰都沒有好處。這是新時期鄧小平所一再強調的。這體現在:
就意識形態爭論的性質而言,鄧小平認為“雙方都講了許多空話”,“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在變化的條件下,如何認識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沒有搞清楚”。既然對世界的變化沒有搞清楚,在變化的條件下如何認識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也沒有搞清楚,就很難說那場論戰的性質是什麼“馬克思主義反對修正主義”的問題了。所以鄧小平在會見戈爾巴喬夫時強調說:“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
鄧小平徹底否定了“論戰”這種方式,提出了今后“不搞爭論”的重要原則。1980年5月31日鄧小平同中央負責工作人員談話時指出,“一個黨評論外國兄弟黨的是非,往往根據的是已有的公式或者某些定型的方案,事實証明這是行不通的”。他強調:“各國黨的國內方針、路線是對還是錯,應該由本國黨和本國人民去判斷。最了解那個國家情況的,畢竟還是本國的同志。”“即使錯了,也要由他們自己總結經驗,重新探索嘛!”這就從實踐和理論的高度,徹底否定了以“論戰”形式解決黨際間分歧的正當性、可行性和必要性。
鄧小平深刻地指出我們黨在大論戰中的“真正錯誤”在於“根據中國自己的經驗和實踐來論斷和評價國際共運的是非,因此有些東西不符合唯物主義和辯証法的原則。”1983年11月6日鄧小平在會見澳大利亞共產黨(馬列)主席希爾和夫人,談到“九評”時說:“大論戰我們發表了九篇文章,這些工作我都參加了。從現在的觀點看,好多觀點是不對的。我們的錯誤不是在個別觀點,個別觀點上誰對誰錯很難講。應該說,我們的許多觀點現在看還是正確的。我們的真正錯誤是我們根據中國自己的經驗和實踐來論斷和評價國際共運的是非,因此有些東西不符合唯物主義和辯証法的原則。主要是這個問題。”鄧小平這一談話非常透徹和徹底,意思是說我們的錯誤不在個別觀點、個別問題,而是思想方法錯了,因而是帶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這是真正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