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高端訪談:提升文化軟實力,要用“中國語氣”講中國故事

2013年10月11日11:03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原標題:【高端訪談】提升文化軟實力,要用“中國語氣”講中國故事

長期以來中國有一個理解上的誤區,即“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p-38

張祥的書房裡挂著一幅幾乎佔據了整面牆的世界地圖,地圖上標滿了密密麻麻的紅點,歐洲、美洲、甚至還包括大洋上一些人跡罕至的島國。這些點記錄了張祥曾經去過的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經歷的數百次國際談判。

今年9月,原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理事張祥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之邀結集所見所想,寫成《文化軟實力與國際談判》一書。

因為多次參與涉外談判,張祥對文化之於國家形象的重要性體會很深,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除了構建一些大的文化工程以外,很多時候還體現為一些細節。”比如可能就是一份禮賓排位的名單、一支意味深長的樂曲、一個表情達意的延伸,甚或幾美元的小費。

在書中張祥引用了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的一句話“中國沒有什麼可怕的,他們可以出口電視機,但他們出口不了電視節目。”

對此張祥的解釋是中國走出去到現在還稱不上成功。中國的文化,還遠遠不是國際社會的主流文化。在形象塑造和文化傳播等方面,中國仍然處於弱勢。時至今日,中國能讓西方人記住的,似乎隻有熊貓、中國結、舞獅子、針灸、氣功這樣一些帶有符號性質的東西。中國人在國際舞台上的形象始終很模糊。

跨文化交往和國際談判中應該注意什麼?如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軟實力?如何讓世人真正了解崛起中的中國?擁有多年涉外談判經驗的原外經貿部副部長張祥與本刊分享了他的觀點。

中國人太愛講哲學

但不會講故事

張祥非常重視“講故事”的重要性。他認為“小說在講故事、電影在講故事、一個企業要善於講故事、一個國家更需要學會講故事”。

回憶起自己參與的對外談判,張祥表示,中國人在談判中經常犯的毛病就是太愛講“哲學”,道理說得太多。

“我們要學會講感動人的故事,故事往往是哲學的載體,故事往往離真理更近。如何運用平易的語言來講一個深刻的道理,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

時代呼喚中國的公共外交,公共外交要想獲得成功,要表達最真實的中國故事,不必特意地去“整容”。張祥提出“如何展現中國的軟實力?就是應該把許多的閃光點用吸引人的故事串起來”。

2012年12月7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瑞典學院演講廳發表獲獎感言時的題目就是“講故事的人”。正如莫言所說,“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因為講故事我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我獲獎后發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這些故事,讓我堅信真理和正義是存在的。今后的歲月裡,我將繼續講我的故事。”

張祥舉例,中國古往今來有多少膾炙人口的故事,需要我們用合適的方式把它們講給世界聽。風靡一時的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通過一個個食物演進的故事,把大自然的奇妙和中國人的創造力描繪得淋漓盡致,完全是一幅天人合一的畫卷,引人入勝。

BBC和中國中央電視台合拍的《美麗中國》,解說很少,只是通過畫面來呈現出一個個中國故事,很真實,很直觀,很有感染力,給人的感覺非常棒。

張祥說,會講故事的人常常會有一種“氣場”,讓人們不由自主地欣賞他、信服他﹔如果能用高超的技巧講好中國的故事,更好地營造中國的“氣場”,讓世界的聽眾不由自主地欣賞中國、信服中國,這將是中國不可小視的軟實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