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納德·英格爾哈特(美)
民眾世界觀的根本性轉變正在重塑我們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
我從事政治文化方面的研究長達40年之久,分析40多年的數據,主要有兩個發現:
第一,現代化理論的基本觀點是正確的。歷史上,有幾位學者,如卡爾·馬克思,馬克思·韋伯等都提出過現代化理論。我的研究與他們的觀點一致,即現代化是經濟發展的產物,經濟發展會帶來社會結構及社會生活的變化。經濟發展為什麼會改變世界?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物質條件不同。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很多人都處於飢餓邊緣,這種生存的不確定性決定著人們選擇和改變自己不同的生活策略。第二,我在40多年前預測的轉變目前都已發生。上世紀70年代,我提出代際價值觀轉變理論,認為發達工業社會的政治文化可能正在經歷一場轉型。它似乎正在改變特定幾代人的優先價值觀,因為條件的變化影響著他們的基本社會化過程。我做出一些預測,認為年輕和年老群體之間在價值觀、動機、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距此預測已經過去足夠長的時間了,現在可以檢驗這個預測是否應驗。我幸運地看到,預測幾乎都已發生。解釋這些轉變的理論不僅適用於西方國家,同樣適合於任何經濟和技術發展水平高的國家。
西方價值觀轉變:后物質主義價值觀的崛起
我和來自很多國家的同事進行世界價值觀調查項目,這個項目已經涵蓋100多個國家、90%的世界人口,形成一個龐大的數據庫。我們有100多篇相關領域內發表的學術文章,並有不同的發現。在這些發現當中,我們找到共同的、非常有趣的結論,比如人的態度、人的價值觀具有一致性。這種一致性,我們用兩個基本的跨文化差異維度來表示:第一,世俗與理性的維度,即工業化帶來了從傳統價值觀向世俗理性價值觀的轉變。與傳統價值觀有關聯的內容包括:宗教信仰,國家自豪感,以讓父母榮耀為自己奮斗的目標,等等﹔另一個維度是自我表現價值觀。自我表現價值觀的轉變與經濟高度繁榮有關,也同知識社會有關,這個轉變是后現代主義社會的轉變,是從生存價值觀轉變到自我表現的價值觀。
綜合上述兩個緯度,我們將強調經濟和人身安全的價值觀稱為“物質主義”,強調自主和自我表現的價值觀稱為“后物質主義”。物質主義與后物質主義包括性別平等、民主、工作動機等方面。就工作動機而言,物質主義工作動機的目標是使收入最大化,而對后物質主義者來說,工作的動機來自於工作是否有趣。秉持后物質主義價值觀的人們在性別平等、性觀念等一系列問題上比物質主義者都更加寬容。
經濟發展與這兩個維度有緊密的關系,所有高收入國家在這兩個維度上的排位都比較靠前,而所有低收入國家在這兩個維度上的排位都比較靠后。這說明隨著低收入國家的發展,這些國家的人們的價值觀會隨之轉變,越來越接近高收入國家的價值觀,越來越往自我表現價值觀和世俗理性價值觀這一端上升。
相關專題 |
· 《人民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