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我否定、自我邊緣化、自我客體化的心態,正在給當下的文學創作帶來傷害,影響了文學對中國社會生活豐富性的整體呈現,遲滯了中國文學成長的腳步
●凝聚民族心血的價值表現符號,被一些作品狂歡化地解構。這使得基本的價值建構和精神升華,變得頗為艱難
當下的中國社會,正處在加速推進現代化進程、加快民族復興腳步的歷史巨流中。這一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蘊含了無限的文化豐富性、生活多樣性,這是文學的富礦、文學發展殊為難得的機遇。人們期待著和偉大時代相得益彰的偉大文學,期待具有較高審美價值和認識價值的當代敘事層出不窮,在時代精神的表現和文學性的成就上,都登上新的高峰。
良好的期待常常要面對現實的落差和缺憾。從當下看,這種缺憾,還遠不是局部的、個別層面上的問題。對於這個時代的文學,人們從各自的角度考察其得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有一個問題是不可忽視的,即文學家們在講述中國故事的過程中,受某些特殊的心理—思維模式的影響,尚未體現出應有的自信,這影響了文學的敘事質量和總體面貌,成為中國當代敘事的制約。
近代以來的落后和屈辱,對於國人來說,是一個歷史心結。長期積貧積弱的歷史處境,造成了一種文化焦慮,也造成了中國文學的一些特殊性格。其中就包括在自我審視和價值判斷上的不自信。雖然幾十年來,國家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就文學而言,這一文化心理的烙印,仍然難以完全去除。改革開放以來,雖然經濟社會的發展已是今非昔比,但隨著西方社會思潮大舉進入,在市場化浪潮的沖擊下,文學和作家地位身份發生變化,歷史的心理征候出現了變異甚至加重的傾向。而且,在西方文藝理論的影響下,過去潛在的心理結構,轉換成了理論形態,成了創作上的有章可循之物。當中國書寫面對世界,塑造和伸張自己的特性變得愈加現實而緊迫時,這一性格和心理便越發突顯出來。
在當下一些創作中,能夠很深地體察到一種“前在”或是“潛在”的思維模式或心理定勢。我們姑且稱之為西方中心式的二元對照思維。具體地說,是指在對西方世界和中國社會文化互見和觀照過程中,以西方價值標准為參照中心,採取西方—中國、現代—傳統、新—舊、先進—落后、文明—愚昧等這樣對立的價值判斷,並且在觀照范圍和意義指涉上無限放大。於是,隻要是西方的文化價值,自然等同於現代的、新的、文明的、進步的﹔隻要是中國的文化價值和現實存在,一律看作傳統的、守舊的、落后的、不足稱道的。在這種心理和思維模式作用下,中國的文化、中國的社會生活始終處於被批判與審視的被動地位,它的特質和價值含量被遮蔽和忽略。
這種心理—思維模式,給文學的講述姿態和言說能力帶來的影響無疑是消極的。對於一個講述者來說,對生活的審視,面臨著視角和站位的選擇。在自我否定式的、自我邊緣化的、自我客體化的心態中,講述者的觀察視角、敘述態度就會不可避免地傾斜。站位於西方的視角看中國,和站在中國現實看中國,必然會看到不同的景象,產生不同的情緒。就文學來說,這種不自信,帶來許多創作上的困惑和症結。
症結之一,先入為主地對生活進行否定判斷,社會生活的豐富性和獨特性被遮蔽
文學創作的過程從始至終處於選擇之中。每一個生活的細節、每一個故事、每一個詞匯的使用,都浸透著作家的主體情思。這種審美的、情感的選擇,背后是作家的價值判斷。如果作家對社會生活缺少價值上的信心,或者先入為主地將其置於簡單的否定之下,無疑會失去深入開掘的耐心。在一些作家的觀念裡,似乎不用進入現實,生活經驗和它的意義——或者說無意義,即已獲得和確認。如此,雖然生活的豐富性時刻在身邊,但是,文學對此無從發現,即使發現也無從言說。表現在文學文本上,就是與現實生活的隔膜和對現實世界的游離。
對於文學來說,敘述對象的特質,是文學的核心元素,也是文學想象空間和認同空間的支點。每一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歷史傳統和文化傳統。現代化的發生,無不根植於自身傳統。中國的歷史文化土壤,決定了中國現代化的特色之路。西方中心式的、簡單的二元對照思維帶來的不自信,極容易使文學忽視一個古老文明國家現代化進程的特殊性,看不見歷史文化傳統在當下衍生出的特殊景觀。順從異質文化視線的自我消解,勢必造成文學的失語。一切以他者的成規為律令,那麼生活尚未開始,謎底和答案已經被公布。現實生活和寫作本身都成為一場重復的游戲,一個純粹的過程,文學創作的意義也就此懸置。無論如何,一個13億人口大國的現代化是人類發展史上的重大文化事件,忽略了這一點,中國文學將無法擔當它對時代的見証,也注定要錯過成就輝煌的最佳時機。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8·19重要講話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