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廖文:文學要自信講述中國故事

2013年09月10日08: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文學要自信講述中國故事(文論天地)

症結之二,自信力的疲弱使文學的精神高度失去支撐,價值建構變得頗為艱難

對精神高度的追求,是文學的內在力量。自我矮化的價值消解和精神潰散,必然使文學喪失這種內在力量。當下的情形是,不自信引起的消極心態,和后現代文化思潮夾雜在一起,形成了更大的精神破壞力。在一些文學表達上,歷史傳統和價值理想被不加辨析地否定。凝聚民族心血的價值表現符號,被一些作品狂歡化地解構。這使得基本的價值建構和精神升華變得頗為艱難。

對現實生活和自身實踐的輕視,必然影響經驗的梳理和認識方法的獲得。缺失自信的文學,就會失去對生活現場的有效認知和詮釋。缺少思想方法的文學,難以避免的表現就是盲目的懷疑和否定。懷疑和批判,無疑是文學價值建構的起點。但深陷懷疑進而懷疑一切,這樣寫出來的故事不可能打動人、啟迪人。在一些作家的文學敘事裡,歷史的意義被粗暴解構,歷史每每被描繪成偶然的荒誕事件。在一些作家的文學敘事裡,沒有關懷、沒有溫度、沒有力量、沒有震撼心靈的價值堅守,看不到基本的文學情懷。

症結之三,厚“彼”薄“此”的心態衍生偏激情緒,文學缺少基本的理性精神

思維和心態上的偏差,極容易讓文學創作變成極端情緒的產物。表現在一些創作中,即無限放大社會生活的不盡如人意之處、發展中的問題和缺憾,並推及整體,傳達了當下生活不值得經歷、真正有意義的生活“在別處”的偏激情緒。在一些作家那裡,由不自信產生了求全責備心態,進而成為支配性的創作動機。即便是改革開放、經濟高速發展、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中國的發展對世界日益產生深刻影響這一巨大現實,也不能作為考量現實生活的客觀要素。

文學書寫流於情緒化偏見,缺少基本的理性精神,遲滯了作家的思想和書寫能力。在一些作家那裡,還存在不少非理智的肆意想象,甚至不惜扭曲描述對象的真實面目。權謀欲望、玩世不恭、自暴自棄、陰騭幽暗、乖張促狹、取媚就俗等在一些作品中被大肆渲染。

症結之四,對表現本體缺少自信,導致文體、形式創造的弱化,文學同時代審美隔閡

對現實存在和民族歷史缺少自信的文學,很難產生精美、新穎、獨特的表現形式。文體自覺和創造動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用更理想的方式表現生活的熱情。對形式之美的發現,總是來自恰當表現具有強烈審美特征之物的內在要求。對細密生動的寫作技法的精研,一定來自對生活質地的細膩感受和豐富觸覺。對語言的藝術運用,也一定來自對語言的文化母體和使用過程的尊重。出於厭棄現實生活和本土文化,而轉向所謂“純”文學,以唯美和“純形式”自命,看似專注於文學,但離開對現實生活的熱情、對身邊人物命運的關注,又怎能獲得生成美的動機和土壤?文學語言和藝術手法上的粗糙、乏味、了無新意、同時代審美隔閡,就成為難以避免的現象。

上述幾種症結彼此關聯,互為因果。沒有自信的文學,是六神無主的文學。缺少足夠自信的書寫心態,必然導致文學精神和文學價值的缺失。渴望中國加速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的文學寫作,體現了中國作家的歷史責任感。這決不意味著,作家可以用異質文化中心和自我否定思維下的某些判斷,直接作為文學書寫的價值標准。這種不自信,已經給文學創作帶來了確切的傷害,影響了文學對中國社會生活豐富性的整體呈現,遲滯了中國文學成長的腳步。

世人期待著中國文學生動有力地闡釋中國人的經驗和夢想。講好中國故事,中國文學必須超越固有的思維模式和心理定勢,建立起應有的文化自信。這種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不是粉飾現實,而是來自對歷史傳統、現實道路和未來前景的堅信。同樣,中國文學的現代化,不是西方化。中國文學要有世界性的眼光和胸襟,但根本上要扎根於中國的現實,真心擁抱今天的現實,真正與國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惟如此,文學才能自信講述中國故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