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共筑中國夢 實現更可靠的社會保障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答本報記者問
2013年08月15日13:10   來源:學習時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共筑中國夢 實現更可靠的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公平

記者:隨著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和待遇水平逐步提高,群眾訴求也在發生變化,原來主要是有沒有保障、能不能保証基本生活,現在群眾越來越關注是不是公平。那麼,怎樣才能實現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公平呢?

尹蔚民: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社會保障作為國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要更加注重公平。反映比較突出的有:一是制度公平問題,主要是企業部分退休人員與機關事業單位同類人員存在“待遇差”,也就是“雙軌制”問題﹔二是區域公平問題,主要是跨地區流動中社保關系轉移接續和異地就醫報銷結算問題﹔三是城鄉公平問題,主要是養老和醫療保險制度融合和待遇統籌問題。

社會上熱議的所謂“雙軌制”是我國經濟體制轉型時期產生的矛盾。上世紀 90年代,適應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要求,率先在企業建立了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現了單位保障向社會保險的轉變。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相對滯后,總體上仍實行單位退休養老制度,由此造成待遇水平的差別。導致差別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人員結構不同,工資制度不同,待遇計發辦法和調整機制不同。企業基本養老金與職工整個職業生涯繳費長短和多少挂鉤,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金按職工退休前的最后工資一定比例計發,並隨機關事業單位工資調整而調整。“待遇差”問題的存在雖然有歷史的、客觀的原因,但如果發展下去,差距進一步拉大,必然導致社會不公。所以,在不斷提高企業基本養老金水平、努力縮小待遇差距的同時,要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這不僅是彌合待遇差的需要,也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障改革的內在要求。其一,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流動性也在增強,完全由單位自保退休人員的制度難以長期維持,需要走社會保險的道路﹔其二,退休費單純與最后工資挂鉤,不能充分反映工作人員任職長短和貢獻大小,需要改革完善計發辦法﹔其三,待遇調整應當與工資調整脫鉤,而與社會平均工資的整體提高和物價水平相聯系,這既有利於避免待遇調整的不正常,也有利於促進總體的社會公平。解決“雙軌制”問題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要考慮退休養老制度本身,還要與機關事業單位人事制度、工資分配制度、財政體制改革相互配套。

要努力實現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公平。一要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二要完善社會保險跨地區轉移接續政策。目前,我國勞動者和居民跨地區流動性很強,而現行的社保制度還存在地區分割,如果不解決參保人員社保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問題,難以實現制度公平,也會制約勞動者合理流動。從 2010年開始,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上實施了跨地區關系轉移接續政策。現在正在制訂新農保、城居保、職工養老保險相互銜接政策,為參保人員在不同制度間流動打開通道。針對異地就醫報銷不便問題,我們著力提高醫保統籌層次,全面實現地市級統籌,解決同一城市范圍內所轄縣區的異地就醫問題﹔推行省內聯網結算,解決省內所轄不同城市異地就醫費用結算問題﹔以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為重點,搭建跨省異地就醫結算的平台。同時,鼓勵參保人員盡量利用基層和本地區醫療資源。三要推進社會保險城鄉統籌。要整合新農保和城居保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使城鄉居民享受同等待遇。按中央部署,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經辦服務,實現與職工基本醫保的統一管理。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