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走向明天的三峽文化
2013年07月29日09:37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走向明天的三峽文化

在三峽神秘山水間,雲遮霧罩,煙雨朦朧,霞蔚虹霓,常常給人奇幻、縹緲的感覺。尤其是巫峽兩岸群峰迤邐,神女峰獨居峰首。一遇峽雨蒙蒙,雲氣觸石而生,神女峰逶迤縹緲,變化無窮,產生出許多與之相關的浪漫色彩的山水文化。源自三峽的巫文化、易理哲學與山水文學,均與這種奇幻、浪漫的山水文化有關。宋玉《神女賦》《高塘賦》,以“巫山雲雨”為題材而至今為人思念﹔唐代詩人元稹《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將巫山雲比之滄海水,將霞蔚霓蒸的巫山雲雨誦到極致。正是三峽神秘、奇幻的山水,產生出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和濃郁深厚的人文特色,對於中國文化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三峽的艱難險阻,萬丈狂濤,渦漩千回百轉,驚心動魄,又使得詩人游子望而生悲。故悲愴沉郁之情,懷古思幽之緒,常常與三峽的浪漫、奇幻如影隨形。在三峽的山水文學、易理哲學,乃至纖夫的川江號子之中,常常表現出那種悲蒼之情。最典型而奇特的,是自古以來流傳甚多的三峽詠猿詩。如唐代詩人楊炯“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高適“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元人趙孟頫“古今離恨拔難平,惆悵峽猿聲”等等,皆借猿的悲鳴聲來抒發自己的人生感懷與境遇。因此,在三峽文化中,奇幻山水產生的浪漫主義與萬丈狂濤、千回百轉的驚心動魄共同組成了其人文情懷的特性,使浪漫性與沉郁性、悲蒼性同在。

三峽大河人文通道、信息交流快的特點,使三峽城鎮的社會生活節奏往往與東部沿海地區同步。特別是1840年以來,宜昌、重慶開埠后,許多新的西方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和西方生活方式也迅速傳到了三峽地區。著名的《蜀報》《重慶日報》《啟蒙通俗報》《廣益叢報》等報業,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如雨后春筍般興起,對於宣傳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重慶又是我國西部引領時尚的城市。據民國《巴縣志》記載,當時“女子亦一例剪發,不見男子辮發”,“士大夫於廷眾間公然剪發”。此外,在近代重慶等城市中,西式生活方式往往引領內地潮流。但是,三峽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性,特別是三峽腹心地區,交通不便,信息阻塞,使傳統的生活方式仍然頑強存在。因此,在三峽文化中,時尚與傳統的特性並存,形成一種文化二元奇觀。

由於地理生態環境的艱險,三峽文化早在巴人時期就表現出崇尚勇武、剛健無畏的精神。在牧野之戰中,巴師“歌舞以凌殷人”,迫使殷軍“前徒倒戈”。巴族的這種精神一直延續到近現代。近代史上,《革命軍》的作者鄒容是三峽文化剛毅勇武精神的杰出代表。老一輩革命家吳玉章題詩贊曰:“少年壯志掃胡塵,叱咤風雲‘革命軍’。號角一聲驚睡夢,英雄四起挽沉淪。”充分表現了鄒容所代表的那種勇武剛健、堅毅勇為的精神。這種精神帶有一種長期以來由峽江惡劣環境催生的悲壯性,即三峽人為達目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義無反顧的抗爭精神。直到現在,三峽地區的人們還保持了剽悍、耿直、質朴、剛健的精神傳統,並且成為三峽人的群體性格特征。

三峽人的群體認同感是相當強的。在高山峻嶺、峽急谷深的環境中,他們必須要以群體的力量與自然界作斗爭。這種群體認同感久而久之轉化為一種識大體、顧大局的群體精神。歷史上的三峽人,不論是土著居民或者外來移民們,多繼承了這種精神,其宗族、家族情感傾向及團隊認同感特別強烈。在過去,三峽地區的幫會、行會十分盛行。例如販鹽有鹽幫,行船有船幫,碼頭有碼頭幫會,販運藥材的有藥材幫會,許多外來移民建立了自己的省籍、縣籍會館。在三峽人的生產勞動及日常觀念、行為上,這種群體精神表現得十分強烈。鏗鏘有力、純朴粗獷的《船工號子》,就是這種群體精神的典型產物。

三峽人在深谷峻嶺的艱難環境中,充分發揮了豐富智慧和創造精神。以三峽建筑為例。在峽江兩岸,有群山起伏、重屋累居的座座山城,這些山城的屋因山勢而建,山是一座城,城屏障著山。一到夜晚,漫天燈光燦如星斗。另外,三峽地區的房屋往往建造在高山、斜坡和盤山道旁,高下錯落,蔚為壯觀。這些建筑稱為干欄式建筑,俗稱“吊腳樓”,它柱足長伸、危樓臨風、綽約風姿。一個“吊”字,將吊腳樓的“險”、“奇”、“巧”、“秀”的特色點畫出來。其功能足以滿足三峽城鄉居民的生活需要。在三峽區域,人們因地制宜的創造發明還有很多,充分表現了三峽人勤勞睿智的創造精神。

在三峽險惡的環境中,人們為了宗族、群體、國家的生存、延續,不惜犧牲個人生命。如巴蔓子將軍以頭留城、忠信兩全的故事,至今傳揚巴渝大地。再如抗日戰爭中,有300萬川軍出川抗戰,其中64萬人傷亡,其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首,充分表現了川軍這種為了國家、民族大義,勇於犧牲的悲壯精神。在當今的三峽工程大移民中,三峽人舍小家,顧大家。為了三峽大壩能夠早日建成,充分表現出三峽文化中的識大體、顧全大局的群體精神。

自古以來,三峽人就在不斷吸收各地的生產、生活方式,並且在各種文化的交融中表現出極強的包容精神。三峽文化正是在這種融合與包容中不斷發展。例如早期的巴文化,實際是巴、楚文化的融合,並以巴、楚文化為底蘊﹔秦滅巴后,三峽文化不斷地與中原文化、關中文化融合,共同發展﹔明清以后,三峽文化與江浙文化、閩、粵文化等不斷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內容。三峽文化發展到今天,是以其海納百川的包容精神來實現的。

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軍辦事處,在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斗爭實踐中,錘煉、培育、形成了三峽文化中勇往直前的紅岩精神。該精神的內容包括了目標堅定,擔當大義的歷史使命﹔以誠相待,團結多數的寬廣胸懷﹔善處逆境,寧難不苟的時代風貌等。這種精神為我們今天實踐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提供了歷史鏡鑒。

三峽文化走向明天

三峽文化作為一種本土文化,在“后三峽”的建設發展上都可以發揮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峽文化所內蘊的三峽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自強不息、甘於奉獻的優秀品格。那麼,三峽文化今后的走向如何呢?

三峽文化,包括其現代影響和現代意義,以及其現代轉化問題,本身是一個具有重要價值的學術問題。對三峽文化進行學術探討與科學總結,這既是對於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各個組成部分的歷史內容、文化形態的探索,也是三峽文化要實現現代轉型所必須盡力去做的。因此,我們應該認真探索與研究三峽文化內涵與精神,發掘三峽文化中的積極內容。

三峽文化是在其特定地理生態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它對於我們現在三峽地區的建設、發展,尤其是“后三峽”時期的建設、發展有著積極作用。三峽工程百萬移民,不是簡單的人員遷移、家園變換,而是一個涉及經濟社會重構、生態環境重建的歷程。移民搬遷使庫區人文環境發生顯著變化,三峽庫區或者局部社會區域內的各種社會關系和構成要件,鄉村原有的社會文化生態圈和社會支持鏈都需要改造或者重組。而三峽文化作為一種本土文化,在“后三峽”的建設發展上都可以發揮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峽文化精神中包含的紅岩精神、犧牲精神、包容精神、創造精神,既是三峽優秀文化傳統與中華民族精神的結合,也是三峽文化精神的現代體現,是我們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在今后三峽地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