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張怡恬:社會保障與市場經濟發展問題研究綜述
張怡恬
2013年07月29日13:56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3,對建立適應經濟發展水平的社會保障制度的探索

對於國情的認識差異,對社會保障的本質和作用的看法不同,使人們在社會保障制度的設計方面產生了觀點分歧。

(1)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不僅大大滯后其它方面的改革,而且改革方向存在嚴重缺陷。改革以來,由於我們缺乏對社會保障制度具有全國性、統一性、強制性這一公共產品特征的正確理解,在社會保障改革方面走過一段彎路,先后形成了“條條統籌”和“塊塊統籌”兩種不同模式並存,以后者為主的社會保障體制,走了一條與發達市場經濟國家普遍採用的“國家統籌”相反的道路。(胡鞍鋼,2001)

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不是短視,恰恰是為了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的良性發展,應當是由消費需求拉動的發展,而不是通過投資來獲得短時的增長和表面繁榮。要以更快的速度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拿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為例,如果我們堅持走一條由縣級統籌到地區統籌,再到省級統籌,最后才是全國統籌的路,我們就可能付出超額的甚至幾倍的代價。因為每一次統籌層次的升級,都將是規模巨大的地區利益結構調整。(鄭功成,2004)

(2)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是短視國策

第一,搞統一社保經濟上根本不可能。第二將嚴重削弱中國的國際競爭力。第三違背當前小政府大市場的世界改革潮流。國家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在人類發展史上只是一個短暫的試驗。中國應當建立以家庭的儲蓄養老保險為主,廉價高效靈活多樣的社會保障系統,而非統一集中國營低效的社會保障系統。(陳平,2002)

(3)對社會保障制度框架的再探討

我國社會保障以社會保險為載體,實踐証明並非上策﹔以個人帳戶為主導,貶低社會保障的再分配功效,同統籌經濟和社會發展相悖,並非明智之舉。社會保障的項目設置要少而精,而不像社會保險那樣“貪大求全”,參照美國的經驗和做法,我國社會保障應隻設養老和醫療兩大項,定位於防止和減少老年貧困。特別是不設個人帳戶,政府因此再也不用替民眾當家理財,看管帳戶。社會保障項目中不宜設失業保障。(高書生,2004)

4,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資金籌集方式

(1) 實行統帳結合式

根據國際經驗,支撐一個現收現付制的保障體系需要三個條件,一是相對年輕的人口結構,二是有效率的稅收體系,三是有效且安全的基金管理和治理結構。目前,第二和第三個條件顯然不具備。與現收現付制相比,基金制則逐年積累,用時發放,會形成一定余額積累,促進資本積累和總儲蓄的增加,從而會加快經濟增長。(劉紅紅,2004)

在人口老齡化即將來臨的情況下,如果僅以現行的現收現付方式分配社會保障基金,必將出現入不敷出的問題。所以我國應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部分積累的管理模式。積累率也不宜過高,這是考慮到國家的實力和日后通貨膨脹的風險,以及企業和財政的負擔。(方學芹 張麗,2002)

(2) 實行現收現付制

我們要全面思考社保資金的籌集方式。到底現收現付式能不能應付未來的情況?是不是非要搞個人帳戶式,提前積累資金?幾年來的實踐証明,過早地積累資金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是一種資源浪費,中國不能照搬西方國家的個人帳戶籌資模式。從戰略上看,中國近一歷史階段必須為未來的老年社會創造經濟基礎,盡可能地將現有資金投入未來所需要的建設上。隻有具備了未來生存所需要的生存空間和物質基礎,即使老年社會到來,即期收入即現收現付模式也可以維持養老。(仲大軍,2002)

(3) 實行名義帳戶制

我們應該肯定地說,當初我國社保制度的設計是超前的,思路是對頭的,方向是正確的﹔它參考了許多國際經驗教訓,既考慮到老齡化和財政可持續性問題,又有兼顧了再分配作用的因素,設計了目前這樣一個“統帳結合”的半積累制。現在存在三個較大的困難:轉型成本的解決,“做實”個人帳戶的錢從哪裡來,資本市場的現狀能否容納和承擔社保基金增值保值的使命。“名義帳戶制”是社保制度改革和社保基金入市的可選方案之一。(鄭秉文,2003)

(4)開征社會保險稅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開征社會保障稅是充分利用繳稅制在籌資方面的諸多長處,克服繳費制存在的弊病。通過社會保險稅獲取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在內的社會保險基金,是一種符合我國現階段實際和改革發展客觀要求的選擇。(賈康 楊良初,2001)

我國已經具有開征社保稅的基本條件:目前我國城鎮人口實際收入水平已超過世界中下等收入國家水平,具備征收社會保障稅的經濟條件﹔我國國民儲蓄率水平居世界前列﹔我國城鎮家庭實際儲蓄率水平相當高,征收社會保障稅的潛力相當大﹔開征社會保障稅的政治阻力最小﹔增收社會保障稅可以提高中央稅收佔GDP比重,從而提高中央政府在全社會調節居民收入分配的實際能力。(胡鞍鋼,2001)

5,資金不足是表象,深層原因是責任邊界不清

我國已經具備了加快建設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經濟社會條件。資金不足是一個表象,我們要更深入考慮的是為什麼資金不足、什麼樣的資金不足。這個問題的症結,我認為是責任不清。責任清楚了,我們才能知道我們需要哪些資金、要多少,也才能知道到哪裡去獲得這些資金。有關各方的責任起碼在三個方面沒有劃分清楚:一是歷史的責任和現實的責任不清﹔二是政府的責任沒有明確,政府、市場、社會、家庭、單位的責任不太清楚﹔三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責任沒有劃分清楚。如果責任分清楚了,資金也就不是問題。(鄭功成,2004)

也有一些文章對社會保障進行了定量分析。比如穆懷中依據分配結構、老年人口比重、人均GDP增長等因素,並通過對發達國家社會保障水平從1960—1995年期間的發展軌跡的研究,提出了社會保障水平發展曲線假說,在理論上論証了社會保障支出水平不具有絕對剛性。①王誠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說,認為社會保險模式的高峰階段一般能維持30年左右的時間,在消亡階段,由於改變社會保險模式的努力都集中在社會保障體系的非政府操作化、社會保障的逐步商業化和個人化方面,社會保險模式的消亡不可避免。②

結語

總體來看,對於社會保障與市場經濟發展的關系的研究,近年來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果,比如對社會保障的經濟職能的分析,對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理念的重新審視,對西方國家社會保障發展的客觀認識,並在社會保障水平應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這一點上達成了普遍的共識。但總體來看,不足之處在於,理論研究不足,定量分析不夠,對我國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的深層次關系研究不充分。而對於國情的認識差異,對社會保障的本質和作用的看法不同,也使人們在社會保障制度的設計方面產生了觀點分歧。這些都為今后的理論發展留下了很大的空間。

(原載於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社會保障制度》,2005年第3期)

參考文獻

[1]王國艷:《社會保障制度和經濟發展的互動關系淺議》,《計劃與市場探索》,2003(5)

[2]梁君林:《論社會保障的經濟功能》,《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1(4)

[3]劉俊霞:《論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中南財經大學學報》,2001(3)

[4]蘭德剛、馬生勇:《我國社會保障制度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動態分析》,《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2(2)

[5]鄭功成:《社會保障學》,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第202—203頁

[6]穆懷中:《完善社會發展的“減震器”》,《共產黨員》,2003(5)

[7]李珍、劉子蘭:《西方社會保障主要理論及其政策主張回眸》,《經濟學動態》2004(1)

[8]郭士征:《論社會保障的經濟性功能》,《江蘇社會科學》,1994(4)

[9]鄧蘭:《社會保障與擴大居民消費需求》,《軟科學》,2001(3)

[10]梁鴻:《中國社會轉型期的社會保障特點與貢獻》,《人口世界》,2001(7)

[11]李鈞鵬:《略論社會保障制度的經濟職能》《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9)

[12]王智慧:《社會保障制度的經濟功能》,《經濟問題探索》,2002(1)

[13]王夢茹:《社會保障與社會經濟發展》,《探索與求是》,1996(3)

[14]鄧大鬆、張偉建:《福利型與保障型社會保障制度模式及其經濟發展效應的比較》,《經濟評論》,2003(2)

[15]徐博:《我國對西方社會保障制度的借鑒》,《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1(3)

[16]陳昌麗:《建立和完善適應經濟發展水平的社會保障體系》,《貴陽市委黨校學報》,2004(2)

[17]劉紅紅:《西方社會保障理論的演變及其借鑒意義》,《廣東商學院學報》,2004(4)

[18]史振磊:《從公平與效率的角度分析——如何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人民日報》2003年7月21日

[19]《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基本框架建立》,《人民日報》2004年9月8日

[20]鄭功成:《解讀社會保障之惑》,《中國社會保障》,2004(7)

[21]謝瓊:《淺談社會公平與社會保障》,《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新鄉),2004(3)

[22]郭紅霞:《試論我國當前社會保障制度的價值目標體系》,《廈門特區黨校學報》,2004(1)

[23]李青:《我國與發達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之比較》,《現代財經》2000(9)

[24]胡鞍鋼:《利國利民、長治久安的奠基石——關於建立全國統一基本社會保障制度、開征社會保障稅的建議》,《改革》(重慶),2001(4)

[25]陳平:《建立中國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是自損國際競爭力的短視政策》(2002),《中國改革》,2002(4)

[26]高書生:《社會保障:我們該走哪條路》,《經濟研究參考》2004(18)

[27]方學芹、張麗:《從德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得失看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發展論壇》,2002(9)

[28]仲大軍:《中國統一社會保障的基本思路——兼論要發展還是要養老?》,《經濟與社會觀察》,2002(7)

[29]鄭秉文:《社保制度改革取向與社保基金入市的途徑》,《上海勞動保障》,2003(24)

[30]賈康、楊良初:《可持續養老保險體制的財政條件》,《管理世界》,2001(3)

注釋:

①穆懷中:《社會保障水平發展曲線研究》,《人口研究》,2003(3)

②王誠:《論社會保障的生命周期及中國的周期階段》,《經濟研究》,2004(3) 

(責編:方蕊娟、朱書緣)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部編者文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