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面來看,中國的現代化離不開西方的現代化,二者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從根本上來看,中國的現代化也隻有中國才有,中國的現代化是中國長期封建社會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對立物,是在對中國長期封建社會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革命、改造和揚棄中成長起來的,因此中國的現代化天然地具有中國特色而不是西方特色。西方向中國外爍的只是世界現代社會的一般特色,譬如高樓大廈、寬闊的馬路、奔馳的汽車、空中穿行的飛機等等,當然也包括競爭、效率等現代觀念。而透過現代化的表面,向深層看去,中國的現代價值和理念,絕無純粹的西方現代價值,無一不是以中國的價值為根本吸收改造西方合理價值進行再創造而形成的新價值。所以,看待中國的現代化,不能以西方的世界觀、歷史觀、價值觀為標准,不能以西方的立場、價值為原則,隻能以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立場、歷史和價值觀為標准。這就是說,每一個民族的夢想,都有其擺脫不掉的底色,就如同藍色是天和海的底色,又如同白與黑分別是晝與夜的底色。中國的現代化深深地打著中華民族的印記,對於這一點,我們認識和分析中國現代化夢想時,切莫忽視和忘記。忽視這一基點,就失掉了基本的立場,就容易按照西方或他國的標准解讀中國夢,從而導致對中國現代化夢想的誤讀。基於這樣的認識和理解,才能進一步探索中國現代化的本質內涵,並得出科學的結論。
從一般意義上來說,現代性是現代化的本質。現代化是現代性的實現形式和實現過程。現代性是一種持續進步的、不可逆轉的、合目的性的發展,標志著現代化進程中非傳統因素的積累和充盈。從中國現代化發展的歷史來看,從鴉片戰爭至今的170余年,都屬於中國現代化的歷程,這個歷程目前還在持續發展,直到21世紀末,大致是兩個多世紀。這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1840年到1919年,即歷史學上通常說的近代時期,共80年的時間,屬於西方現代文明外爍和中華民族內在地希望通過探尋現代化發展之路,實行民族獨立和自強時期,這是中華民族由被動接觸西方現代文明到主動探索實現現代化道路的現代化尋夢時期。實踐証明,所有的探索都沒能成功。第二個階段,從1919年到1949年,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成功找到掃除現代化建設障礙的時期。這一時期總的特點是中國兩條道路的斗爭和決戰,一條道路是按照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實現現代化,特別是在民國中后期,從民族資本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發展來看,這一特點更加突出,國民黨獨裁專制以及部分中間路線的政治主張,都反映了走這條道路的意願。另一條是按照蘇聯的社會主義模式實現現代化,這條道路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通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和民主黨派的主張,反映了走這條道路的意願。歷史証明,通過西方資本主義的模式實現現代化在中國行不通,不能取得成功,歷史和人民選擇的是不同於西方資本主義的現代化發展道路。第三個階段,從新中國成立至今60余年的歷史。這一時期又分為向蘇聯學習現代化建設(1949—1957年)、獨立自主探索現代化建設道路(1958—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並成功找到現代化建設道路三個階段。目前這一時期還在發展之中。無論歷史學上如何劃分,從1840年至今的歷史,現代性的發展和充盈始終沒有中斷,現代性的生長一直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一條主線。謀求現代性的實現即現代化,一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方式、載體和路徑。歷史學家金沖及在《二十世紀中國史綱》中說:“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整個20世紀一直是中國無數志士仁人頑強追求的目標,一直是時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題。中國的革命也好,建設也好,改革也好,歸根到底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這可以說是貫穿20世紀中國歷史的基本線索。”這一基本線索可以上溯到1840年,向下延伸到21世紀末。這個過程是中華民族重新找尋夢想的方向、成功掃除實行現代化夢想的障礙、吸取現代化建設經驗不足的教訓並找到成功實現現代化夢想的過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加快了現代化建設的進程。現代性的快速發育和生長主要集中在改革開放以來的這一歷史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