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當代世界研究文選(2012—2013)
推薦文章: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主席昂山素季側記
王思祺
2013年06月25日15:12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1988年8月26日,剛逾不惑的昂山素季站在仰光大金塔下,向10多萬仰光市民發表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政治演說,號召群眾起來結束強人統治。從那一刻起,昂山素季的人生走上了另一條軌道,她的名字成為緬甸“民主運動”的符號。此后的24年,昂山素季先后3次被關押軟禁,時間長達15年。在緬甸當局眼中,她是“國家叛徒和西方傀儡”﹔在普通民眾眼中,她是“國父女兒和民主領袖”﹔西方社會將她稱為“民主斗士和亞洲曼德拉”,毫不吝嗇地把“諾貝爾和平獎”的光環戴在了她的頭上。對昂山素季本人而言,她可能更願將自己看作是全國民主聯盟黨旗上的“孔雀”,期待著有一天能引吭高鳴。

一、國父遺孤少小離鄉1945年6月19日,昂山素季出生於緬甸仰光。父親昂山將軍是享有“國父”尊稱的緬甸獨立運動領袖,母親杜欽季則是緬甸獨立后的首位女大使。昂山素季兄妹共四人,但隻有長兄和她長大成人,二哥少年時意外溺水身亡,小妹出生僅幾天就不幸夭折。作為父母的掌上明珠,她的名字是從父親、母親和祖母杜素三人名字中各取一部分組成的。

1947年7月19日昂山將軍不幸遇刺身亡時,昂山素季年僅兩歲。在仰光教會學校接受完基礎教育后,昂山素季於1960年隨被任命為駐印度大使的母親告別緬甸,開始了漫長的異國生涯。印度總理尼赫魯對昂山將軍的遺屬照顧有加,將母女二人在德裡的住處更名為“緬甸之家”,尼赫魯的兩個孫子也成為昂山素季的玩伴。

1962年,昂山素季考入德裡大學斯裡•拉姆女子學院政治系,開始接受聖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理念和尼赫魯治國之道的浸染。1964年,昂山素季赴英國牛津大學聖休學院攻讀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然而她本人卻對文學情有獨鐘,夢想著有朝一日成為一名作家。也許是對文學的熱衷影響了學業,昂山素季僅以並不理想的第三等級成績畢業,使她最終無法如願在聖休學院攻讀文學第二學位。

1969年,昂山素季進入紐約聯合國秘書處行政和預算咨詢委員會任助理秘書。工作之余,昂山素季常常參加義工活動,美國城市底層民眾的絕望無助令她震驚,她開始熱衷馬丁•路德金的民權運動理念,推崇以“非暴力”和“直接行動”的方法推動社會變革。

1972年,昂山素季與英國藏學家邁克爾•阿裡斯在英國結婚。身為國父女兒卻與前宗主國公民結婚,這讓昂山素季承受了巨大壓力,不僅昂山素季的母親和長兄沒有出席婚禮,更成為日后被人攻擊“背叛國家和宗教”的口實。婚后的昂山素季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丈夫和兩個兒子身上,有意回避對緬甸當時的強人領袖吳奈溫的評論,並向政府承諾不跟流亡的緬甸異見人士接觸。在追隨丈夫奔波於海外研究旅途的10多年裡,昂山素季先后出任不丹外交部顧問,到牛津大學博德萊安圖書館做兼職,攻讀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緬甸文學碩士,到京都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從事學術研究,擔任印度西姆拉發展研究院研究員,直到1987年全家才在英國牛津正式定居下來。雖然客居海外,昂山素季仍常常按照緬甸風俗身著筒裙並用黃香楝粉涂面,並曾計劃設立專門機構,幫助緬甸青年學生到海外留學。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