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般若三經”的社會文化價值

王志遠

2013年06月18日08: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六祖慧能

《金剛經》

佛教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一座寶藏,需要我們去開掘,去發現,汲取其中的精華為當代服務。我們在繼承民族文化遺產時絕不可以忽略佛教文化的重要作用,甚至要從國家文化戰略的角度去審視它應有的社會地位和歷史作用。

要了解佛教文化,不能不了解“般若三經”,即《心經》、《金剛經》、《壇經》。講述“般若三經”,先要講什麼是般若﹔講什麼是般若,則先要講什麼是佛教﹔講什麼是佛教,可以有諸多立場、諸多角度。

般若既是佛教思想,也是哲學思想,更是一種人生態度和思辨模式,尤其值得我們了解和關注。正是由於般若的存在,使佛教成為人類歷史中幾乎是唯一的一種最終並不承認“神”的宗教。

近年,中國的佛學研究有了長足的發展,一個很重要的特征是新一代的學者,能夠更客觀、歷史地看問題,並且隨著和佛教界的接觸越來越多,對佛教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入,再也不是簡單地、粗暴地進行否定性的批判。

般若的定義

般若,全稱“般若波羅蜜多”,是根據梵語音譯的佛教術語,讀作bō rě,意為智慧,為三無漏學、六度之一。 

般若一詞最早出現於東漢高僧支婁迦讖所譯的《道行般若經》,距今已經兩千年了。般若在中國沒有相當的名詞可以代替,所以譯經家不直接漢譯為“智慧”,而以音譯。

《大智度論》說:“般若定實相,甚深極重,智慧淺薄,是故不能稱。”即我們一般人所說的智慧不能完全概括般若的內容。

佛教徒認為,般若是經由內觀所產生的正見,是深刻地體驗真理所得到的特殊智慧,代表了一種與常人不同的世界觀﹔般若是解脫世間煩惱、了生死的大智慧。佛教認為,為了生活上的需要,或者為了達到某種實用目的的智慧,是方便智。世俗的方便智是不究竟的、不完滿的,甚至一般的哲學家、科學家的智慧仍然局限於方便智。

般若思想的內涵

般若思想的內涵是什麼?一個核心就是“假有性空”。從字面上來看,“有”和“空”是矛盾的。“有”的存在是一種假象,“性”是指它的本質,本質是“空”。“空”是什麼?《中論》卷四中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既然是眾緣所生,就是無自性的,就是空的。佛教認為,因緣不具備的時候,事物就消失了,這樣的一種現象就是“空”。那麼,什麼是因緣呢?因者是主要的條件,緣者是輔助的條件,主要的條件和輔助的條件都不具備的時候,就沒有事物的存在。因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具備主因和輔因。當因緣具備的時候,事物就存在﹔因緣不具備的時候,事物就消失。

緣起論是般若思想的基礎。般若重視“緣起”。《佛說造塔功德經》裡有一個偈語:“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今天,我們不論站在什麼立場上來看,這四句話都是對的,世界並不是神創造的,確實是由各種各樣的因緣、條件聚合而成的,這是佛教的根本道理,也是般若最核心的思想。“緣起”是我們理解般若思想的一個重點。

“緣起”思想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如何理解對我們產生影響的外界事物,另一方面是對人自身生命的理解。內緣起是什麼?就是我們人的生命,內緣起思想展現了佛教更深刻的內容。“三世兩重因果論”不僅僅是用來解釋過去、現在、未來三段人生,而且要理解為在每一個生命現存的每一個階段裡也會不斷地出現過去、現在和未來。這就強調了今世內部的因果關系,避免了機械的宿命論。

佛教還要進一步地說明“有”和“空”之間的關系,要找到一個平衡,即“中道”。“中道”是般若思想彌合自身矛盾的思辨模式,也是般若思想追求的最高境界。過去,一般人對佛教概念的理解是,佛教是消極的、遁世的。大乘佛教認為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稱之為墮入“惡取空”,也叫做“頑空”。如果一個人隻要接觸佛教之后就脫離世間,灰身滅智,那這個宗教最終將沒有生命力,自身就要毀滅。所以,佛教從理論上一定要找到一種既要回到世間,又要保持自身精神勝利的方式,一定要在空與不空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這就是“中道”。《中論》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也就是說,雖然本質是“空”,但是現象還是存在的﹔既不要執迷現象,永遠認為現象是實有的﹔也不要認為“空”就什麼都沒有。這就是“中道”思想,不著兩邊。

在空、假、中三個范疇裡,原來強調的是“空”,強調的是“中道”,到了中國的高僧智顗和知禮時,認為“假”最重要,認為隻有把“假”這個社會現象搞清楚了,才能真正地去理解“空”,才能把握“中道”。

下一頁
(責編:常雪梅、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