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中國夢”,需要每個人付出艱辛努力,也需要我們社科人的責任擔當。建設富裕陝西、和諧陝西、美麗陝西,是“中國夢”在陝西的具體實踐,也給社科工作者標定了新的時代坐標,提供了廣闊的學術場域。對“中國夢”進行學理研究、理論闡釋、宣傳教育,是社科人的歷史責任、發展機遇和先鋒使命。社科工作者,應該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胸懷坦蕩、站立前沿、抓住機遇、發揮優勢,面向我省經濟社會建設主戰場,面向學科建設主陣地,在豐富實踐中,用科學的理論、鮮活的話語、生動的闡釋,為“三個陝西”建設,提供智力支持、貢獻學人智慧、擔當光榮使命。
“中國夢”的豐富內涵
盧黎歌
“中國夢”有著豐富的內涵,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來理解。一、“中國夢”的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中國夢”的本質內涵,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新的表述。“中國夢”使用的是大眾話語體系,亦俗亦雅,更具感情色彩。用貼近大眾的語言來表述我國的奮斗目標,更容易為老百姓認可,能更好發揮凝聚人心的作用。
在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的今天,社會成員對未來的社會理想一定是千差萬別的。但是,在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這是我們社會能夠形成求同存異的共同理想的基本前提。提煉和形成能夠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階層、不同職業的人民都認可、接受的共同理想,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渴望。
二、“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中國夢”的基本內涵。在我國,國家前途、民族命運與個人利益高度一致,全體中國人組成了一個“命運共同體”。“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追求個人成功是“小夢”,而追求民族復興,是“大夢”。“小夢”與“大夢”命運相連,休戚與共。
三、“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把人民作為實現“中國夢”和分享“中國夢”成果的主體,說明了“中國夢”的價值取向。
四、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這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保障。走中國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是實現“中國夢”的方向保証。弘揚中國精神,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實現“中國夢”的精神保証。凝聚中國力量,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是實現“中國夢”的社會基礎。
五、“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經過幾代中國人的艱辛奮斗和埋頭苦干,“中國夢”漸行漸近,但是中國夢依然在路上,前進的路上還有許多困難,“實干興邦”是圓“中國夢”的根本途徑和實踐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