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對后世知識分子的影響
演講人:安德義
“知微知彰,知柔知剛,”出自《易傳·系辭》,我們從屈原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來看,他有很多正面的形象。
從政治思想角度講,他忠君、愛國、愛民、敬神,這是他的重要的四個方面。他的政治才華,博聞強識,“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是個著名的外交家——“入則與君王圖議國事,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從人格上講,他獨立不遷、橫而不流、耿介正直、秉德無私、才華橫溢、彪炳千古。
他的藝術成就,達到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頂峰,異彩紛呈、獨樹一幟、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空前絕后。他對后世的影響,開創詩歌騷賦一體,催生了漢賦的繁榮,構成獨具特色的荊楚文化。
如此一位既有完美人格,又有政治才華的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卻“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后葬身魚腹,以悲劇結束他的一生。
他的悲劇,給后世留下了什麼樣的思考?除了歷史發展的必然因素之外,除了君王不明是非、昏庸無能之外,我們能否從屈原本身尋找他之所以成為悲劇人物的原因。這樣思考,對我們修身養性或許有一些教益,找到一個支撐點。
當我們把儒家、道家和屈原三家放在一個平面上去談,儒家就用孔子、道家就用老子、屈原就叫屈子,他們三家在處理進退關系的問題上,各有不同。儒家知進知退,道家以退為進、屈子知進難退。
孔子對顏回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任用我時,把治國平天下的大道推行於世﹔不能任用我時,就將這些治國平天下的大道,藏之於身。尤其是孔子對南容說:“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這也是“達者兼濟天下,退者獨善其身”,要我進的時候我就進,要我退的時候我就退。儒家是能進能退,進則欣然領受,退則毫無怨言。
老子說:“弱之能勝強,柔之能勝剛,柔弱勝剛強”,他又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尤其是“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沒有哪個堅強的人抗拒過柔弱的人,沒有哪個男人真正戰勝過女人。
我們再看屈原,屈原說:“亦余心之所善兮”,我心是向善的,“雖九死其猶未悔”,“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如果能突然死掉,就不願意同流合污。“何方圓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方”和“圓”是不能彌合無間的,“方”和“圓”之間差別很大,“周”指彌合無間。“孰異道而相安?”不同的道,道不同不相為謀,異道而能相安嗎?不同的道是不能相安的。
他說:“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伏”就是保持,保持清白,為清白而死,“固前聖之所厚”,就是前聖所看重的東西。“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芳與澤其雜糅兮”,就是芳草與污濁的東西雜糅在一起,所以“唯昭質其猶未虧”,就是說他自身是處污泥而不染,他的光明的品質,在污穢的環境中是不會受到污染的,他“指九天以為正,雖九死猶不悔”。這就是他能進不能退的一個特征,這也是屈原悲劇產生的原因。
屈原的人格是內方外方,品質固然耿介高潔,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常常碰壁,滯礙難通。人生要接受打磨和挫折,磨到圓通、圓和、圓融的地步。但屈原不能接收這種打磨和挫折,當然屈原也不必接受這種打磨,如果接受了這種打磨,他便不是屈原。於是他選擇了寧赴湘流,葬身魚腹之中,這既是他的選擇,也是他輝煌的悲劇。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