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如何解讀中國夢的歷史、現實和未來,當下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共筑中國夢?為此,人民網記者專訪了中央黨校理論網採編中心主任程冠軍。
歷史和時代的選擇
記者: 我們黨為什麼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目標確立之后,向全國人民提出共筑、共享中國夢的偉大號召?
程冠軍:這其中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時代背景。中國夢就是中國人民的理想信念,說的更准確些,中國夢就是中國理想。從狹義上講,它包含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從廣義上講,她是中華民族5000年來生生不息的不懈追求和美好向往。縱觀世界文明史,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文明都在歷史的長河中被割斷或被湮滅,隻有中華文明一直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中華民族不僅是勤勞、朴實、智慧、勇敢的民族,而且也是為人類的福祉善於追夢的民族。從史前神話中的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們就可以看出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理想的民族。《周易》就是一部追求美好、感知未來的神奇著作,《周易》第64卦(也是最后一卦)是“未及卦”,“未及卦”告訴我們:追求無止境,成功無止境,奮斗無止境。《周易》還告訴我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中華民族第一位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則以詩言志,他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中華一個夢,追求無止境。今天我們所說的中國夢與5000年來的中國夢有所不同,今天的中國夢又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這個內涵就是:中國夢很好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三化”即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因此,我們所說的中國夢一定不能離開中國道路,離開中國道路,中國夢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離開中國道路,中國夢就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記者:這麼說,要深刻理解中國夢,我們必須把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與當今時代結合起來,把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把中國夢與中國道路結合起來?
程冠軍:是的。5000年文明史源遠流長,貫穿其中的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千百年來,中華兒女有多少仁人志士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中華民族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引領著我們不停地在尋夢、追夢。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民族英雄夙夜在公、前赴后繼,他們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一腔情懷,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青雲之志,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壯與豪邁,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使命與責任,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傳承、善於包容、善於學習、善於創新、善於在逆境中奮起的民族。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經過不懈追求和探索,選擇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走出了具有自己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的中國道路。歷史和時代也雄辯地証明: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隻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持改革開放,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全中國人民的中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