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孔夫子到孫中山
記者:剛才您談到了儒家思想的一些精神內涵,據了解,孫中山提出的“天下為公”思想,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小康社會”的理論都是借鑒了儒家思想。
程冠軍: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條重要血脈。2000多年來,它對中華文化的影響無所不在。為了追尋儒家提出的“小康”與“大同”的美好夢想,自春秋以降的2000多年來,我們有過漢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清代的“康乾盛世”。但古代的所謂盛世,一般是指這個朝代具有國家統一、政局穩定、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國力強大、文化繁榮等主要特征,而不是完全意義的強盛。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封建時期的盛世一般都無法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富裕。另外,由於封建社會自身的局限性,任何一個朝代的盛世也無法達到“小康”與“大同”的理想境界。因此,古老的中國夢在封建帝制的時代隻能成為中華民族美好的烏托邦。
在燦若星辰的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中,我們不妨舉出四位“中國夢”的杰出引領者,他們分別是——孔仲尼、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從孔夫子到孫中山,從孫中山到毛澤東、鄧小平,我們可以理出一條從原始的中國夢到今天的中國夢的路線圖,追尋著這個路線圖,我們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夢,共筑中國夢,實現中國夢。
記者: 孫中山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雖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並沒有取得最后的勝利。據悉,孫中山還是第一次系統地接觸馬克思社會主義學說的中國人。為什麼他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沒有取得成功?
程冠軍:自“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年間,古老的中國迅速由盛入衰,以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為分界線,此后的舊中國逐漸被西方列強瓜分豆剖,舊中國由此開始陷入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可憐境地。華夏大地“黑雲壓城城欲催”,古老中國“長夜難明赤縣天”。延續了2000多年的古老中國夢因此魂飛夢斷。
1905年7月,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在日本發起成立同盟會,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十六字綱領。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但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隨后的失敗表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不能救中國。
19世紀中葉以來,隨著西方列強的不斷入侵,舊中國國門大開,這時一些西方的先進思潮也開始進入中國。1899年2月,上海《萬國公報》第121期刊登了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翻譯的馬克思學說,題目就是《大同學》,這是馬克思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中文報刊上。《大同學》顧名思義:“大同”之學。李提摩太認為馬克思的社會主義是關於世界大同的學說,因此叫《大同學》。中國儒家所設計的“大同”社會已經與馬克思所論述的共產主義社會十分接近。“大同”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它的形態基模來自於原始社會的原始共同體。馬克思在論述共產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規律性時曾經把共產主義的產生看作是“回到古代類型的最高形式。”古代類型的最低形式就是原始公社及其發展和變異形態,包括向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過渡。共產主義生產方式即“自由人聯合體”,也就是“古代類型的最高形式”。它同古代共同體相比,是建立在不同的生產力基礎上和處在完全不同的發展階段上的,因此具有質的差別。但是,它們在社會形態上卻有很大的相似性。一是生產條件的共同佔有,二是生產的直接目的始終是人本身。正是在這種意義上,馬克思把共產主義的產生看作是原始共同體的回歸。
孫中山是第一次系統地接觸馬克思社會主義學說的中國人。廣州起義失敗后,孫中山遭到清政府的通緝,他先后輾轉日本、美國,然后到達英國,1896年9月到1897年6月間在英國生活了近一年的時間。這期間他了解了馬克思和恩格思,了解了《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1905年,孫中山在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的發刊詞中明確指出:“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又名共產主義,即是大同主義。”由此足見馬克思理論和社會主義學說對孫中山和他提出的“三民主義”所產生的巨大影響。辛亥革命勝利之后,孫中山又多次談到社會主義,1912年10月,他應中國社會黨之邀,在上海中華大戲院對社會主義進行了專場演說,這場演說轟動了整個大上海。
為什麼孫中山所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沒有取得成功,因為他只是把馬克思理論作為一種學說來看待,而沒有把它作為指導中國革命的思想武器。因此,孫中山所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最終無法取得勝利,他也無法延續更不可能實現中國夢。
除了推翻帝制之外,孫中山還有一個歷史貢獻,這就是他提出了“振興中華”的目標。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華僑當中發起成立了第一個反清革命團體——興中會。他在為興中會起草的章程中明確提出:“是會之設,專為振興中華、維持國體起見”。這就是“振興中華”這一口號的由來。“振興中華”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這個號召雖然不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義宏大,但近代以來它一直是凝聚民族精神的響亮口號,因此它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召的提出起到了積極的准備作用。從三民主義,到社會主義,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振興中華”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歷史變遷折射出一條曲折而又充滿希望的復興之路。這條復興之路充分說明:道路選擇是民族復興的關鍵所在,也是中國夢起航和成功的關鍵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