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同享中國夢 共筑中國夢
2013年05月21日11:22   來源:遼寧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編者的話

習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講話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

中國道路、中國精神與中國力量是實現中國夢的三大戰略支撐點,共同構成實現中國夢的路徑體系。其中,道路是根本,精神是紐帶,力量是保障。走中國道路,中國精神才能煥發時代生機,中國力量才能凝心聚力﹔弘揚中國精神,中國道路才能開拓發展,中國力量才能經久不衰﹔凝聚中國力量,中國道路才能步履堅定,中國精神才能朝氣蓬勃。道路、精神、力量有機一體,相得益彰,共同托起中國夢。

為深入闡釋中國夢的豐富內涵和實現之路,本報特推出專版刊發相關理論文章。

歷史是中國道路的最好注解

□武 力

習近平同志最近指出:“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 ”中國道路的形成過程,可以說是上述論斷的最好歷史証明。辛亥革命以來100多年的歷史說明,中國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因為它們能夠解決中華民族的獨立、民主、富強和復興問題,能夠引領中國人民實現中國夢。

新民主主義結束了中國100多年的苦難

在整個19世紀,如果說1840年的鴉片戰爭是中國與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第一次正面沖突,那麼隨后的70年裡,面對“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清政府對西方資本主義採取了“師夷長技以制夷”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戰略,無奈這種學習技術、不變制度的戰略卻導致了國家不斷衰落和解體,陷入困境。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中國狀況並未好轉。盡管當時很多國人都將西方經濟和政治制度視為榜樣,然而“中國人向西方學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總是不能實現”。近代以來,西方國家對中國的侵略,特別是一戰后“巴黎和會”出賣中國權益的行徑,更推動了中國人對西方文明的反省和尋找適合中國現代化的道路。

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后,馬克思主義和“十月革命”之所以對當時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是因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實現手段和設想的制度,不僅可以幫助中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同時還可以避免資本主義社會已經暴露出來的對外侵略、對內壓迫人民和周期性經濟危機的痼疾,為中國人指出了一條超越西方,通向公平、正義、富裕的道路。走上這條道路的第一步是必須完成民主革命。一生追求中國獨立富強的孫中山先生在晚年也認識到,“今后之革命非以俄為師斷無成就”。而所謂的俄國革命,實質上就是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革命。在中國,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成立起,就擔負起了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重任,最終建立了新中國,從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確立了馬克思主義指導和中國共產黨領導這兩大政治前提。

社會主義突破了中國的“貧困陷阱”

新中國成立時,100多年的戰亂、帝國主義的侵略掠奪以及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剝削,使得中國本來就落后的經濟更加殘破,吃飯都成了問題,更遑論積累資金用於發展了。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工業產值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7.6%。 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任務完成時,國內人均GDP僅為119元人民幣,人均儲蓄存款僅為1.5元人民幣,國家用於經濟建設的資金尚不足100億元。

為將極為有限和非常分散的農業剩余集中到國家手中以加快工業化,中國就需要建立起一個確保高積累的體制,而單一公有制和計劃經濟體制正好能夠滿足這個要求。因此從1953年起,新中國開始向社會主義過渡。單一公有制和計劃經濟確實保障了剩余索取和投資達到了最大限度。從“一五”計劃開始,集中力量進行156個建設項目為中心的、限額以上的694個建設項目,通過改造原有產業結構並建立新的基礎產業,同時設立飛機制造、汽車、拖拉機、發電設備、礦山設備、重型和精密機器等產業部門,大大提高了產業結構的完整性﹔1958至1965年,相繼設立了電子工業、石油化工、原子能等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1966至1978年,工業繼續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鋼鐵工業、重工業得到優先發展。經過20多年的工業化建設,“我國在舊中國遺留下來的‘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了中國快速發展

在如何認識社會主義問題上,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文革”失誤深刻教育了中國共產黨。正如鄧小平在1977年12月尖銳指出的那樣:“人民生活水平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優越性嗎?如果這叫社會主義優越性,這樣的社會主義我們也可以不要。 ”因此,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一再強調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和改善人民生活。 1980年4月他說:“根據我們自己的經驗,講社會主義,首先就要使生產力發展,這是主要的。隻有這樣,才能表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社會主義經濟政策對不對,歸根到底要看生產力是否發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這是壓倒一切的標准。空講社會主義不行,人民不相信。 ”因此,迅速改變人民生活貧困的迫切願望,特別是打開國門看世界,發現中國與世界發展的差距正在拉大的巨大壓力,就成為中國共產黨在1978年以后突破傳統思想束縛、推動改革開放的最大動力。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共產黨在充分吸取過去經驗教訓的基礎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很快就突破了前30年形成的發展模式,實現了對傳統社會主義理論帶有根本性的突破和創新,引導中國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道路。

經過改革開放新時期30多年的探索,中國共產黨終於完成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成功轉型,再一次向全世界証明,社會主義可以“與時俱進”並有著巨大優越性。這種優越性不僅體現在其經濟體制比資本主義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可以充分發揮國有經濟、民營經濟、外資經濟的積極作用,可以有機地融入全球化的世界經濟並獲得共贏,而且還體現在它所具有的強大經濟發展動力和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的能力上。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

(責編:程宏毅、趙晶)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