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今年我國經濟運行的趨勢分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任澤平
2013年05月01日10:42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一季度的數據讓我們對未來經濟發展的風險多了一些警醒。經驗表明,決定未來經濟形勢的主要是趨勢性力量和周期性力量。從趨勢性力量看,當前,我國經濟潛在增速在下降,中長期下行壓力較大﹔從周期性力量看,今年驅動庫存和投資增長的積極因素較上年增多,但力度較弱、周期較短。因此,政策在做好穩增長、控通脹和防風險的同時,應把抓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培育競爭新優勢,實現增長階段平穩轉換。

  當前經濟形勢的中長期背景分析

  國際經驗表明,隨著供求條件的變化,成功追趕的經濟體在高速增長期后,將面臨潛在增長率的下降。從近期經濟形勢看,這一增長階段的轉換正在我國發生,經濟增速在2010年2季度至2012年3季度期間出現連續10個季度的超長下滑。從失業和物價兩大壓力測試指標看,經濟持續下行並未導致明顯的失業和通縮,說明經濟運行在潛在增長率附近。在增長階段轉換期,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隻要政策得力、改革到位,我國有條件實現增長階段轉換。

  一是近年來我國部分傳統競爭優勢和增長動力逐漸削弱。首先是勞動供求格局發生變化,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低端勞動力工資漲幅尤為明顯。其次是自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2005年7月至2012年12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幅達31.4%,我國出口價格優勢減弱。再次是重工業峰值臨近。近年我國基建投資潛力下降,未來居民消費向服務類需求升級,重工業產能過剩呈趨勢性加重。最后是東部地區受綜合成本上升和外貿不利因素影響,主要指標降幅較大,轉型發展形勢嚴峻。

  二是我國一些傳統競爭優勢和增長動力仍然存在,新優勢和新動力正在積極培育。我國擁有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人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把中國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市場。我國道路、港口、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善,明顯好於一般發展中國家,大大降低了企業生產和運輸成本。我國具備完整的產業鏈條體系,部分主要工業部門在全球佔據領導地位,2011年我國出口佔世界比重達到10.4%,制造業產出佔全球比重達到19.8%,具備明顯的規模優勢。產業升級呈現積極態勢,主導產業和基礎產業不斷高端化、信息化和服務化,新技術、新業態正醞釀著新的發展機遇。近年東部地區主動轉型,為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中西部地區工業化、城鎮化還有較大空間,近年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

(責編:秦華、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