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10日電(記者 萬鵬)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高度重視領導者的言語表達。早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就曾批評一些領導者不善於言語表達: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困難群眾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與老同志說話,給頂了回去。近日,署名為劉志偉的作者在《學習時報》撰文指出,2010年習近平在中央黨校春季開學典禮講話中,批評一些領導者言語表達的“長、空、假”現象,將其提升到文風高度。提升言語表達能力,各級領導者應從以下四方面努力:
用心講話,飽含感情
唐代詩人白居易說:“動人心者莫先乎情。”言語表達根本目的是傳達理念、激勵民眾,領導者為此必須做到:一是言語表達的邏輯性。這是思辨邏輯性的外在表現,要求領導者言語表達時,必須按照通常的邏輯表達方式或追隨者所能理解的邏輯方式進行表達,盡量實現思維與語言的同步化。二是言語表達的准確性。人們的思維過程是一個內省過程,故可以直接把握觀點、思想的本質。然而,在言語表達時,則必須以對方能夠清晰接受為目的,為此,准確的遣詞造句就是基本要求。三是言語表達的感染力。這是對領導者更高一個層次的要求。它不僅要求領導者能夠明白、曉暢地表達思想內容,而且,更進一步要求能夠激發追隨者內心強烈的情感共鳴。
精心准備,簡潔明了
領導者言語表達必須做到精心准備,既“不打無准備之仗”,更不能“信口開河”。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講》,通篇隻有272個英文單詞,時間不到3分鐘。在這篇簡短演講中,林肯不僅哀悼了在戰役中南北雙方的死亡官兵,還表達了一個政府存在的根本目的——民有、民治和民享,這篇演講如今已被公認為世界最著名的演講之一。這篇演講正是林肯“精心准備”的結果。林肯曾就“演講准備”說:“如果我有8個小時去砍一棵大樹,那麼,我首先會花6個小時去磨斧頭。”
相關閱讀:
張國祚:關於打造話語體系與改進文風的幾點思考
人民論壇:轉變文風應“言之十有”
改進文風是事關全局的大問題
祁金利:改文風不僅僅是改變說話的方式
改進文風需要“破”與“立”
轉作風正學風改文風系列討論①:官話套話咋祛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