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中國夢”回應了哪些重要問題
張農科
2013年04月08日08: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現代化最終要實現的是人的現代化。這從理論上解釋了為何“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這是習近平同志在當選國家主席之后的就職宣言。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在多個場合闡釋了“中國夢”。現在,“中國夢”已成為全黨上下、全國人民熱烈討論的話題,甚至國外媒體也廣泛關注“中國夢”如何與“世界夢”相連。

“中國夢”事實上是一種深刻政治理論的通俗表達,也正因為其通俗性,可以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並得到廣大民眾的積極響應,把“個人的夢”與“中國夢”有機統一起來。

近代以來的“中國夢”

自鴉片戰爭開始,中國被迫走入長達百年的屈辱歷史,各界仁人志士、團體紛紛為“救亡”而努力。“中國夢”一度是實現民族解放的夢。

新中國成立以后,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領導集體完成了基本國家制度的頂層設計, “中國夢”也隨之進入新的階段,就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因為經驗以及教條主義思路,中國曾走了一些彎路,交了一筆很貴的學費。這反而讓執政黨深刻認識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實行改革開放。通過社會化大生產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從而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的重要成果。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力發展各類所有制經濟,這在經濟層面上完成了現代國家的頂層設計。此后,國家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按照市場經濟要求,轉變政府職能,保持了經濟持續快速穩定的增長,順利完成總體小康社會建設目標。“中國夢”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同時,著力保障、改善民生,一系列社會保障制度得以建立。民族復興大業更進了一步。

而社會高速發展到今天,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問題需要解決,人民對物質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而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如何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當前需要思考和回答的現實問題。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