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中國夢”回應了哪些重要問題
張農科
2013年04月08日08: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當前社會轉型背景下的“中國夢”

鄧小平同志當年給中國未來確定了“三步走戰略”,提出“讓少數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2000年,我們已經建成總體的小康社會,2020年,我們要建成全面的小康社會,這個過程就是要讓更多的人富起來,建成更加民主、文明的社會。新一屆黨中央集體不僅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而且還要引領人民繼續向前。

所以,從歷史任務的角度來說,“中國夢”的提出,試圖要回答的核心問題有兩個層次:一是如何建成全面的小康社會﹔二是我們建成小康社會之后怎麼走。習近平同志用“兩個100年”來概括這兩個重要的歷史任務:一個是到建黨10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一個是到建國10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中等發達國家。那麼,當前中國社會最大的背景是什麼?就是全社會各方面事業向現代化的轉型。

在黨的十八大結束后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總書記多次提及“責任”這個詞。“政治責任”本身就是封建文明向現代文明轉型時出現的全新政治概念。因為現代國家的政府是民選政府,“權為民所賦”,必須承擔對民眾的政治責任,要通過保障民眾的基本人權,改善民生,提供優質的公共產品和服務,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隨后,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習總書記又闡釋了“中國夢”,指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的歷史任務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又是為了什麼呢?習總書記在當選國家主席之后,進一步闡釋說:“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所以說,“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這是對“政治責任”的具體回答。

三個“共同享有”事實上指出了執政黨和政府本身要朝向現代化轉型,轉型的衡量標准就是通過不斷推進改革開放,釋放改革紅利,讓人民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要“對法律懷有敬畏之心”,這是執政黨和政府對自身轉型的宣言。而當中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當少數人已經富裕起來,就必須要讓多數人富裕起來。人民的夢在這樣的時代,就是希望能夠實現從“國富民強”向“民富國強”的歷史轉變。也就是說,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歸根到底是要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以及國家的現代化,建設一個更加文明的社會共同體。

歷史已經告訴我們,“中國夢”的載體是中國道路。從近代以來的民主革命到新中國之后開啟的社會主義建設,到朝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一路走來,已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之路。人民的夢也有載體,那就是更加殷實、民主、法治、自由的社會共同體。

在經濟層面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大力發展新型城鎮化,要讓更多的人享受到發展的成果。在政治層面上,推動執政黨和政府自身的現代化轉型,豐富政治責任的內涵。在社會層面上,就是要鼓勵社會組織的發育和成長,建立幸福社區,讓人民群眾有社會歸屬感。在環境建設方面,要發展低碳、環保、宜居的家園。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