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博導,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常務副會長 嚴書翰
2013年03月05日16:26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第四個時間段:蘇聯模式逐步形成。鄧小平講的蘇聯模式是指列寧逝世以后,斯大林在領導蘇聯社會主義中逐步形成的過分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主要特征是:在所有制上實行單一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在經濟體制上實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計劃經濟,在發展戰略上以重工業為重點追求外延式粗放增長,片面強調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忽視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在政治上權力過分集中、黨政不分、終身制、家長制、個人崇拜,等等。蘇聯模式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和平建設時期,蘇聯模式在實踐中日益暴露出嚴重弊端,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體制障礙,這是導致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使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嚴重曲折。
第五個時間段: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黨和人民,在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基礎上適時提出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是黨面臨的一個嶄新課題。剛開始,我們黨隻能學習蘇聯經驗,而且是認真地學。經過實踐,我們黨很快覺察到蘇聯模式的弊端。毛澤東在總結經驗和慎重思考的基礎上,提出要以蘇為鑒,獨立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以毛澤東發表的《論十大關系》和《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為標志,這一時期我們黨形成了對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一系列新認識。但是,囿於認識和實踐的局限,這一時期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也出現了錯誤。比如,“大躍進”、“人民公社化”,以及后來發生的“文化大革命”等。
第六個時間段:我們黨作出進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偉大的轉折。
鄧小平對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歷史性貢獻:科學評價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正確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和適合我國情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主要點,提出了“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重大命題,科學回答了當代社會主義首要的基本問題,實現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九個方面的理論創新。鄧小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創立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斷發展、不斷前進的。習近平總書記的“第二次講話”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鄧小平同志為它確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這篇大文章上都寫下了精彩的篇章。”
上一頁 |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