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而為
“治大國如烹小鮮”的第三要義是無為而為。無為,是老子哲學的核心觀點。過去,這一思想多被視為消極,而實際上,老子的“無為”並非什麼都不干,而是倡導一種“無為而為”的辯証法,即在順乎事物自身規律的前提下有所作為。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他看來,大道運行,自有其章法和規律,一旦人為干預,強制作為,就會陷入異化而不可自拔。具體到治國理政方面,就是要把主動權交給人民,多體察民心民意,而不是拍腦袋決策,憑感覺折騰,以致政令頻出,朝令夕改。近日,習近平主席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採訪,在回答巴西記者提問時說:“(中國)這樣一個大國,這樣多的人民,這麼復雜的國情,領導者要深入了解國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自覺,要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度。”習近平主席在這裡談到的“深入了解國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與老子所說的“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實有異曲同工之妙。意思就是說,領導者不應有自己的私心和偏見,而應該以百姓的意見為意見。
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雖消滅了六國,統一了天下,但后來的他卻不懂得與民休息,總是通過各種政策干擾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動不動就抓壯丁去修墳墓、挖運河、壘長城、征北方、打南蠻……結果卻適得其反。后來的劉邦和他的功臣們都參加過秦末農民戰爭,所以很注意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無為而為”的思想在漢朝也得以發揚光大。漢高祖及他的繼任者都推行休養生息政策,減輕田租,鼓勵農耕,提倡節儉,減輕刑罰,使漢朝的生產與經濟得到了極大的恢復和提高。到了漢武帝時期,當匈奴屢次侵犯北方邊境時,大漢王朝憑借其多年養精蓄銳后的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徹底打敗了凶蠻強悍的匈奴騎兵,甚至把匈奴趕到了今天的歐洲。有所為,有所不為,無為時,靜若處子,有為時,動若脫兔。這正是“無為而為”這一辯証法的奧妙之處。
以前,我國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生產分配都靠計劃指令,應該算是有所作為了。但是,這種經濟體制卻忽視了經濟自身運行的規律,嚴重制約了生產力的解放。在走過彎路以后,我們才認識到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從而進行了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偉大轉型。讓市場來決定生產要素的流動,不強加妄為,不行政干預,看似什麼也沒做,其實已經做了一切。還是老子說得好:“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小政府,而后才會有大管理。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繼續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簡政與放權,二者是辯証統一的。前者是“有所為”,通過精簡機構、厲行節儉,切實減輕人民負擔,完成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后者是“有所不為”,即減少對各行各業的干預、束縛,使其自由發展,不受阻礙,並以法制予以保障。這一觀點和政策,體現了我們黨對新的歷史條件下社會管理規律的深刻洞察,也必將催生出一個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對此,我們滿懷期待。
(作者單位:北京外國語大學黨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