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性別和年齡的認識論問題通常還會引發我們追問:性別和年齡因素對認識過程究竟能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有的女性主義者以“科學”為例,認為自然科學一直是男性主導的認識領域,所以使其帶上了男性的“冷冰冰”、“硬邦邦”的“理性”特征﹔而如果由女性主導,那麼自然科學就會帶上女性的特質,形成不同的自然科學。這就是說,認識主體的性別特征會影響到對自然的認識,這顯然是對“科學知識社會學”的進一步發揮。
由此必然會聯系到年齡因素對認識過程的影響。其實皮亞杰的“兒童心理學”已經將年齡因素納入到認識論的分析﹔而科學史上對創造性思維的“峰值”年齡的分析,以及通常關於青年人“敢想敢干”、老年人穩重但趨於保守的描述中,似乎也表明了年齡因素對認識的影響作用。但這些似乎隻在描述年齡因素對認識過程或能力的影響,而並沒有觸及到“知識內容”。在其他領域,例如至少我們從一些哲學家和思想家那裡可以看到其“青年時代”(如青年黑格爾、青年馬克思、早期維特根斯坦)和“年長時代”(如老年黑格爾、晚年馬克思和后期維特根斯坦)在認識論(尤其是認識的結果與內容)上的差異,這或許是“年齡認識論”的最好寫照,但還需要將其內在的機制加以分析,尤其是需要發現是否存在不同的年齡對於“真理”有不同隸屬度的問題,由此形成真正的有哲學意義的結論。
當然,還需要看到,性別進入到哲學的視野,主要是意味著女性問題進入到哲學的視野,形成“女性哲學”。而年齡進入哲學的視野,主要也是青年問題進入到哲學的視野,形成所謂的“青年哲學”。可以說,從性別哲學到年齡哲學,就是要改變哲學上的兩種歷史性缺席:前者主要改變女性哲學的歷史性缺席,后者主要改變青年哲學作為一門學科的歷史性缺席。
(作者單位: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