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黨建政治

華中科大校長:“錢學森之問”怎樣破題

2013年03月15日08: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協同創新如何“全贏”

朱之文

創新,這兩天成為會上會下的一個熱詞。我和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11研究所所長金東寒院士聊天,話題圍繞“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展開,有很大啟發。與上海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徐麟的交流更多。10多年前,我們在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成立了復旦大學微電子研究院,這次,如何以研究院為平台開展創新合作,引起了我倆的深入討論。

的確,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明顯,科技創新成為主要經濟體走出金融危機、尋求未來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核心。對我國來說,創新既是目標,更是路徑。而高校是知識、科技、人才聚集的中心,理應走在創新前列,更加自覺地瞄准國家重大目標,走出一條“推進協同創新、服務國家戰略”之路。

什麼叫“協同創新”?首先要以解決國家發展急需的重大問題為導向,聚焦國家重大需求、重大戰略中急需突破的、核心的科技問題。為此,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前瞻性問題,面向行業產業發展的核心共性技術,面向文化傳承創新的重大任務,形成明確的目標牽引機制。

而有關國家戰略的創新,一般都涉及多學科、多領域的重大問題,這就特別需要組織和集聚跨學科、跨單位、跨領域的創新力量和資源,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國際間加強深度合作,搶佔科學與技術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當然,這種創新,還要以建立完善相應的體制機制為保証。這意味著,需要深化科研組織模式、人事管理制度、人才培養方式、資源配置辦法和考核評價體系等方面的改革,促進創新主體從個體、封閉方式向協同、開放的方向轉變,創新要素從孤立、分散的狀態向匯聚、融合的方向轉變。實踐中,我們確實也有過不少困惑,比如和企業的合作,利益分配、成果共享都有不少值得探索的空間,說白了,是沒有一個完善的協同創新機制,有時候會消耗創新的熱情、精力和主動性。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特別希望協同創新的體制機制有所突破,那將會開創一個“全贏”的局面。

(作者為全國人大代表,復旦大學黨委書記)

下一頁
(責編:萬鵬、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