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鐵路政企分開,組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組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務院正部級機構將減少4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將減至25個。
備受關注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10日亮相。這份方案提出,將重點圍繞轉變職能和理順職責關系,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
從機構整合,到政府放權,整份方案傳遞出鮮明的信號,那就是將以更大力度,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上加快政府職能與角色的轉變。
整合機構:解決監管“交叉點”“盲點”
近些年,食品安全領域可謂亂象叢生、問題應接不暇,涉及監管部門10多家,“政出多門”卻“問責無門”,廣受詬病。
本輪機構改革中,食品安全監管領域無疑是重點之一。根據方案,組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將以前分散的、涉及食品藥品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監管的幾個部門整合,實行統一監管。
“理順、明確權責是改革的首要一步。”全國人大代表符鳳春說,監管部門多,卻都有權無責,最后成了誰都管誰都不管,要想解決問題,首先要集中到一個部門管,明確行政與執法主體。”
本次機構整合還涉及:鐵路政企分開、組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重組國家海洋局、重組國家能源局。
民生先行,也是這份方案的著力點。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丁元竹說:“這些年,交通、鐵路、食品安全都出現較多問題,對政府而言,保障百姓基本安全是必須做的,也是集中要抓的。”
“有些部門的整合也是政府適應新形勢做出的調整,比如鐵路基礎建設逐漸完成、海洋維權保護亟待加強等。”丁元竹說。
“這次改革解決了一些事關重大、社會關注的難點,對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在對方案進行說明時表示。
削權放權:政府從“全能型”走向“有限責任型”
減少和下放投資審批事項,減少和下放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減少資質資格許可和認定,減少專項轉移支付和收費,減少部門職責交叉和分散……五個減少體現出向市場放權、向社會放權的思路。
“政府職能轉變的主脈就是劃清政府與市場界限。”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說,市場、社會能辦的政府一律不介入,需要政府辦的,比如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政府必須依法律法規辦好﹔需要市場和社會辦的,政府要提高專業化水平,做好監管。
不僅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職能轉變同樣強調處理好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方案中提出將更多的權力“下放地方”,並給地方機構改革探索留下余地,地方機構設置不要求完全上下對口.
“從全能型轉向有限責任型,從經濟型轉向服務型,這無疑是轉變政府職能的核心含義。”丁元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