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史衛:西晉清談亡國的歷史警示
史衛
2013年02月27日16:49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說到清談二字,給人最初印象好像是三五好友,志同道合,天南地北,無拘無束,閑侃神聊,人生快意事莫過於此。“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當我正在向往這樣的清談享受時,腦袋裡冷不丁冒出一個詞——清談誤國。清談誤國這個成語說的是以王衍為代表的西晉名士崇尚虛無、空談名理、無心國事、終至亡國的故事。將亡國之咎歸諸清談,既是當時士人痛定思痛的自責和反省,也是后人評說這段歷史的共識,只是糟蹋了清談這樣一個詞匯。

  王衍清談如何誤國

  王衍臨死前說:“我雖不如古人,但是如果不是追求浮虛,努力為天下做事,絕不會弄到今天這個地步。”

  清談誤國的代表人物,首推王衍。王衍是當時朝中名士之首,出身顯赫的琅琊王氏,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有滿肚子的學問。《世說新語》裡形容他長得俊美,手比白玉還要白,“處眾人中,似珠玉在瓦石間”。

  王衍的才華在當時也是首屈一指的。他不僅博學能文,而且極善表達。王衍14歲的時候,他父親任平北將軍,常有公文事務呈送京師,但不能得到及時答復,於是派當時人在京師的王衍直接去宰相羊祜那裡申陳事狀,請求答復。王衍每次都表達得非常清楚明白,讓羊祜贊嘆不已。更難得的是,面對羊祜這樣位高權重的一時之杰,少年王衍沒有絲毫的自卑低下的神色,始終不卑不亢,在場的人覺得十分驚異,都說他是一個奇士。

  王衍除了身世、相貌、學識為世人所稱道外,他的高尚道德也被當時人津津樂道。晉武帝的岳父楊駿,很是欣賞王衍,要把女兒,也就是皇后的妹妹嫁給他,但是王衍鄙視楊駿的為人,故意裝瘋賣傻,推掉了婚事。他淡漠錢財,不僅經常周濟別人,還經常將借出去的錢財一筆勾銷,不讓人還。他為表示淡漠錢財,從來口不言錢,但他妻子卻很貪財,為了試探他,逼他說出“錢”字,趁他睡覺的時候,讓奴婢用錢繞床幾圈。王衍早上無法起身出來,就大呼奴婢:“舉卻阿堵物。”“阿堵”為六朝時口語“這個”,他喊的是“把這個東西給我移開”。后世遂以“阿堵物”來指代錢。

  王衍最著名的還是清談,可謂能言善辯。開始他好談國事,說得頭頭是道,但是晉武帝卻因此以為他有治國之才,讓他做遼東太守,去守衛邊疆。當時正值遼東戰事,他嚇得趕緊推掉。從此緘口不論世事,隻談虛說玄,不著邊際,這也是當時的一個風氣。王衍由於對老庄有很深的研究,所以談吐比他人都要深遠,更加虛無飄渺,不久就聲名鵲起,名動當世,成為名士領袖。在他的推動之下,崇尚虛無的清談之風更盛。王衍有時候侃侃而談,得意忘形,不小心說錯了話,但他能毫無愧意,順口改過來,當時人稱贊他能“口中雌黃”。“口中雌黃”、“信口雌黃”作為成語一直流傳到今天。

  王衍的家世名氣,使他很年輕就做到高位,他的避實就虛、清談玄理使他在激烈的政治斗爭中游刃有余。他先后擔任尚書仆射、尚書令、司空、司徒等要職,在他的影響下,這種隻清談玄虛、自命清高、講究風度、恥於實干成為西晉的政風、官風,朝野翕然,后進之士,莫不景慕。清談成為時尚,國勢每況愈下。

  不久,西晉發生內亂,邊境游牧民族乘機入侵,王衍被推舉為大元帥。他極力推辭,不知道怎麼辦好,隻能逃跑,可逃跑他似乎也不很在行,沒多久就被石勒大兵追上。石勒本是奴隸出身,對於當朝第一名士非常仰慕,待之以禮,稱呼他“王公”,與之相見,詢問西晉朝內情。王衍陳述西晉發生禍亂及失敗的根由,鞭辟入裡,切中要害。石勒聽得很投入,兩人談了很久。王衍也借機替自己開脫,說自己從年輕時起就不參與世事,隻想做點學問,迫不得已才出來做官,西晉的失誤和自己沒有關系,並勸石勒稱帝。石勒勃然大怒:“君名蓋四海,身居重任,年輕時就出來做官,一直做到今天滿頭白發,怎麼敢說不豫世事?敗壞天下,正是君罪。”石勒念及王衍是大名士,不忍用刀子殺他,讓人將牆推倒,把他壓死。王衍臨死前說:“我雖不如古人,但是如果不是追求浮虛,努力為天下做事,絕不會弄到今天這個地步。”

  王衍的臨終哀嘆成了清談誤國的絕佳注釋。如果普通百姓空談玄遠,縱使無益於己,也不會誤國。但在朝廷執政、負有最大責任的達官也只是清談玄理,不屑綜理世務,則不僅害己,還會誤國。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人民論壇》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