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前,收入分配領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規范,隱性收入、非法收入問題比較突出,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縮小收入差距問題,國人高度關注。本期筆談發表三篇文章,探討如何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結構和制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以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
初次分配公平是縮小收入差距的基石
◎ 胡書東
國民收入分配基本格局是由初次分配狀況決定的,再分配隻能起到修補作用,特別是保障低收入群體和弱勢群體基本生活,很難根本上改變初次分配形成的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那麼,怎麼實現初次分配公平?如何推進初次分配領域的體制改革?
1.加快推進全國范圍內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從根本上縮小個人稟賦差異,實現起點公平。提高每個人的素質,縮小個人稟賦差異是從根本上解決收入分配差距問題最為重要的努力方向。應該借鑒最低工資制度的做法,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國家財力,確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全國統一的基本公共服務標准,並採取強有力措施實現全國范圍內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教育、醫療衛生、科技、文化、司法、公共安全等每一個領域都要分門別類,分別制定相應的統一標准,並根據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定期調整。發達地區和城市可以在全國統一標准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執行符合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及財力狀況的更高的基本公共服務標准。中央政府重點幫助落后地區和廣大農村盡快達標。
發展針對未成年人的公共教育、醫療衛生、科技、文化事業,對於從根本上解決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問題,保持和提高社會階層流動性,永葆社會活力尤為重要。這是最為重大的扶貧工程、民生工程。從經濟社會事業全局和長遠角度發展農村地區和西部地區中小學教育事業,大膽按照東部地區的先進標准超前推進,把縮小中小學教育文化和健康差距作為縮小城鄉差距、縮小地區差距,進而解決收入分配問題的戰略舉措強力推進。隻要這些基本公共服務能實現均等化,保証貧困家庭出身的孩子也能方便地享受到較好的教育和醫療服務,能夠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質,那麼,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后,就能在個人稟賦上縮小與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的差異,從而在收入分配上改變貧窮的代際循環,增加社會階層流動性。
目前農村地區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政府投入依然不夠充足,對教育部門的管理不夠規范有效,學生家長實際教育費用支出仍然很大。我國是個富有尊師重教、崇尚知識傳統的國家,歷代對教育事業都堅持有教無類的指導思想,政府盡可能為全體人民包括低收入家庭和弱勢群體提供低廉、便捷的教育服務。高等教育也不能不顧國情盲目模仿美國等少數發達國家的做法,大大增加居民家庭的教育費用負擔。需要政府投入兜底的,政府應該切實負起責任來,而不是盲目實行市場化、產業化,把責任推給居民家庭。
2.加快推進體制改革,有力保護合法收入,有效規范隱性收入,堅決取締非法收入,消除個人稟賦和財產差異以外的因素引發的收入分配差距,解決機會公平和過程公平問題。消除非法收入,確保機會公平和過程公平,要求黨和政府切實轉變職能和工作作風,真正做到管住、管好自己人。這是目前階段最易見效、又最易緩和社會對收入分配不公不滿情緒的做法。加快和深化黨政管理體制改革,科學設置機構,規范黨政職能,改善黨政治理,認真履行職責,改變權責不對等、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監督的狀況。嚴肅綱紀,開展有效的反腐敗斗爭,確保執政隊伍清正廉潔,是事關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也是基本的執政能力。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規范是提高經濟效率的前提。我們需要用鐵的紀律保持黨的純潔性,大幅度提高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公信力。隻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黨化解包括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在內的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的執政能力。
同時,加快和深化國有企業及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壟斷行業改革。目前存在的行政壟斷和自然壟斷,能市場化的環節必須市場化,不能市場化的,政府監管一定要到位,工資標准、人員配備、成本核算、產品和服務價格、利潤分配等都要在政府嚴密監控下制訂實施。打破行政壟斷並不必然意味著要拆分現有大型國有企業,相當一部分通過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改革不合理的薪酬制度和用人制度、利潤分配制度,加強政府監管和市場公平競爭,降低行業准入標准,消除行業准入障礙,就能達到目的。
3.統一城鄉戶籍和社會管理制度,依靠城鎮化優化發展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發展差距。戶籍制度改革進展緩慢,與改革時機的把握和改革策略的運用不是很恰當關系密切。一些地方戶籍制度改革重點放在城鄉居民戶口統一登記,取消城鎮居民戶口和農村居民戶口稱謂上。戶籍和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的實質是消除戶籍背后所代表的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差別,是消除不同戶籍人口機會的不均等。目前,最為重要的是醫療、養老、工傷、失業保險、中小學教育和高考按地域分配錄取名額制度,以及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制度、困難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生活救濟制度。戶籍背后的真正含義正是這些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制度。這些都需要政府花錢,有的還需要當地企業和單位繳納一定費用。外來人口和勞動力不能自由入籍遷徙,真正的根源在這裡。
統一城鄉戶籍和社會管理制度涉及不同地區的利益調整,關系國家長治久安。現在計算人均GDP指標的時候,中央已經強令各地以常住人口為標准。下一步就有必要強制各地必須把外來人口納入當地教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制度。哪些人口應該納入,各地情況不同,加上我國農村人口眾多,為了限制盲目流入,穩妥起見,可以有所區別。但是,必須以穩定工作和穩定住所為標准,差異隻能體現在穩定工作和穩定住所的時間及穩定性上。而且,一旦戶籍遷入,就必須保証這些人能夠機會均等地享受當地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特別是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參加當地高考的權利。這是統籌城鄉發展和統籌地區發展最重要的舉措,也是最大、最有效的“以城帶鄉”、“對口支援”和財政轉移支付。
(作者:貴州省國資委黨委委員、總經濟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