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是漢字進化、優化、美化的必由之路
漢字是字中有字,筆畫多的字通常可以拆分成幾個字(或筆畫相加),筆畫多少在識別時沒有難易之分,只是在書寫時繁簡才有不同,而求簡求快是書寫的自然要求。幾千年來漢字演變的趨勢,從整體上說是從圖畫到線條到筆畫﹔從數量上說是從少到多再到少﹔從結構上說是從簡到繁再到簡﹔從字型上說,是從不統一到長扁再到方﹔從筆畫形態上說,是從不規則到弧形再到波浪形再到平弧相間的演變。漢字大變化是社會大發展的反映,反過來又促進了社會的大發展。
漢字簡化的動力主要來自民間。漢字的產生從根源和雛形上說,來自勞動人民,但經過採集、整理和加工創造而形成的漢字,則出於史卜之手和達官貴人。文明社會早期隻有宮廷和貴族才有文化,他們祭天祀祖征戰討伐需要巫師神漢算命打卦佔卜扶乩。商代甲骨文就相對成熟,比較系統。但因一字多形,字形復雜,僅為少數人掌握和壟斷,是貴族化的標志。西周末期,民間興學,文化下移,文字走出史卜之手。越來越多的人識字用字學文化,簡化文字便成眾望所歸。簡化的結果,文字的神秘色彩被淡化,字形中包含的原始意義被淡忘,人們越來越把文字作為一個詞的符號來對待,象形符號不斷向簡煉、規則化方向發展,線條化、平直化、簡單化是基本趨勢和要求。
中國歷朝歷代官方民間都在進行著簡化工作。漢字從甲骨文、金文變為篆書,再變為隸書、楷書。隸書是篆書的簡化,草書、行書又是隸書的簡化,而簡體字正是楷書的簡化。楷書在魏晉時開始出現,而簡體字已見於南北朝的碑刻,隋唐時代簡化字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為“俗體字”。今天使用的許多簡化字隋唐時就已經出現,如“營”、“壽”、“盡”、“敵”、“繼”、“墳”、“驢”等。宋元明清12種民間刻本中所用的簡體字多達6240個,與今天使用的簡體字完全相同的有330多個,例如:實、寶、聽、萬、禮,等等。清末民初,政府有史以來第一次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1935年8月,國民政府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324個,遺憾的是不久后卻又被收回。新中國於1956年正式公布《漢字簡化方案》,之后又出版了《簡化字總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個可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是經過簡化偏旁類推而成的1754個簡化字,總共2238字。這就是今天中國大陸的用字標准。
20世紀50年代第一批簡化字使用后深受群眾歡迎,特別是初學文字的兒童和成人。當時河南一位老師向小學生介紹簡化字,說“豐”字今后可以簡寫成三橫一豎的“豐”字,孩子們高興得跳了起來,鼓掌歡呼。天津一位工人說,“盡、邊、辦”這三個字學了半年,寫了多少遍,總是記不住,這回簡化成“盡、邊、辦”,一下就記住了。一位農民向在城裡工作的姐姐訴苦,說農民常用的一些字如繁體的“農”、“麵”都不好寫。姐姐寄了一本簡化漢字的書去,弟弟高興極了,還埋怨她為什麼不早些寄來。
由“豐”到“豐”,簡化了15筆﹔由“辦”到“辦”,簡化了12筆﹔由“麵”到“面”,簡化了11筆。假如按平均一天寫500字,每個字平均少寫10筆計算,一人一天則少寫5000筆,平均按每秒寫2筆計算,則可節省2500秒,即42分鐘,一年節省255小時,相當於32個工作日。從七歲上學,到六十歲退休,則可節省大約5年時間。所以,不要小看在書寫時這分分秒秒的費與省,億萬人、億萬次的累積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有人說,漢字的難寫難認難記影響了中國的發展速度,不是沒有道理的。今天雖然電腦廣泛使用,大大減少了書寫的勞動和時間,但有些書寫不可代替,仍然費時費力。
漢字簡化不僅省時省力,還會改變人們學習的心理和態度:一見鐘情和望而卻步,差別甚遠。初學者的困難、心境和感受是我們最應該了解和體諒的。當年周恩來總理談到簡化字推廣時,曾語重心長地現身說法,“像我們這樣的知識分子,跟漢字已經打了幾十年的交道,當初寫了別字給老師責備甚至打手心的事在記憶中已經漸漸淡薄,因此覺得繁體簡體都無所謂,對於簡字不熱心,甚至還覺得不順眼,思想上有抵觸”。他贊揚李燭塵贊成把“燭”字簡化成“燭”,把“塵”字簡化成“塵”。專家要多從群眾需要出發考慮問題,在傳承中進化,在進化中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