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科學發展新跨越——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述評
2013年02月18日09:3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美麗中國——把生態文明做成發展增量

2013年1月,北京市民被“霾伏”了20多天。華北、華東不少省份飽受霧霾困擾,部分地區能見度不足百米。

公務用車和社會車輛單雙號行駛﹔重點工礦企業臨時限產限排﹔改善供應油品質量……各地政府紛紛採取“非常”措施,尋求“突圍”。

小小霧霾,去之者難。從“求溫飽”到“盼環保”、從“謀生計”到“要藍天”,人民對發展質量、生存環境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五位一體”是把脈國際國內大勢、繼續贏得發展主動權的重要部署,是對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響亮回答。新的總體布局提出后,在神州大地吹響建設美麗中國的“集結號”。

——目前,我國已有15個省(區、市)開展了生態省建設,13個省頒布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1000多個縣(市、區)開展了生態縣建設。

——在杭州,6萬輛公共自行車穿梭在大街小巷。美國《大西洋》月刊說:自行車的“復興”是中國社會轉型的象征。

——“唯有清水潤津門。”天津市投入近百億元,實施“清水工程”。隻有金山銀山,沒有綠水青山,談不上宜居城市。

——在內蒙古興安盟白狼鎮,藍天之下,林海雪原,眺望長空,無比通透。以前不絕於耳的伐木聲消失了,伐木工成了護林員。

“良好生態是‘動力源’,也是‘約束棒’。不加‘約束’的發展不可持續。正確處理‘約束’和發展的關系,經濟質量才會邁上新台階。”浙江省省長李強說。

“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豐富,包括集約高效的經濟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舒心安寧的生活空間、公平正義的社會空間和樂觀從容的心理空間,最終達到全體國民的體面勞動、起居安適與尊嚴生活。”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牛文元說。

看長遠、算大賬,換角度、尋機遇。秉持科學發展,完全可以把“五位一體”做成加法,將生態文明做成增量。

百日飛逝,我們迎來了嶄新的癸巳蛇年。這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中國號”巨輪正揚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帆,乘科學發展的東風,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破浪前行。

(新華社北京2月17日電 新華社記者 余曉潔)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