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的應對:反戰但絕不懼戰,求和但絕不苟和
當前嚴峻的國家安全環境對我國的和平崛起進程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我國面臨著冷戰結束以來空前的外部壓力,甚至是戰爭的壓力。如何才能超越戰爭並突破困境呢?筆者認為,要“知彼知己”,努力做到三點:(一)看清美國,處理好與美國的戰略關系,反戰但絕不懼戰。(二)看透日本,可適度“矯枉過正”,求和但絕不苟和。(三)突破海洋戰略困境,構建海洋強國。隻有這樣,中國才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才能真正贏得戰略機遇期,實現和平崛起。
(一)看清美國是影響我國當前國家安全環境的最關鍵因素。
近年來,奉行“重返亞洲”戰略的美國,把遏制中國過快崛起、管控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作為其最重要的戰略目標。為此,美國首先大力破壞中國在東亞的地緣安全格局,“定向引爆”處在第一島鏈上國家,如日本、韓國、菲律賓等,並與這些國家“借美抑華”形成正向互動。因此,當中日、中韓、朝韓、中菲之間出現雙邊問題時,我們總會看到美國的身影。其次,拉攏印度、越南、緬甸,破壞中國的戰略能源通道,阻斷中國能源供應。利用與中國有領土與領海爭端的背景,把印度、越南變成扼守中國能源戰略通道的關鍵點。對緬甸政府軟硬兼施,打破中國既定能源戰略。2011年的“密鬆水電站事件”和近期的“克欽族事件”等都是信號。第三,破壞中國周邊的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削弱中國地緣經濟影響力。目前中日關系的“政冷經冷”局面也可看作是美國這個戰略圖謀的結果,此外TPP談判也是一個手段。
另外,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可謂世界上最大的戰爭始作俑國,波黑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等都是美國的“杰作”。美國之所以如此好戰,除了外部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內部因素,那就是其國內存在一個影響巨大的軍工利益復合體。這是一個規模龐大、結構復雜的利益集團,包括各級政客、軍工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民間智庫等。據美國國會研究局統計,每10億美元的軍火消費,就可以創造約1萬個就業機會,所以軍工產業對美國經濟舉足輕重,其對美國GDP的貢獻率超過23%,這在西方國家中是最高的。而軍工產品屬於“終極產品”,不像其他工業產品那樣可以轉化,它們隻有被戰爭“消費”時,才能實現其價值。這樣的宏觀經濟結構,就決定了美國有“好戰”的經濟利益動因。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美國是導致當前我國介入戰爭的最大因素。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認識,要揭露、反對美國的戰爭圖謀,但同時不要懼怕戰爭,而要做好戰爭准備,包括心理准備,要克服長期和平的麻痺思想,不要以為和平就是理所應該的,是輕而易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