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政治體制改革頂層設計探討
鯤 水 敬 言
2013年01月30日13:51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任何頂層設計方案必須能夠構建一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哪裡來、現在在哪、將來要到哪裡去的大歷史觀,從而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和話語權制高點

當前,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已是眾望所歸。此前國防大學教授公方彬在《人民論壇》雜志(2012年10月上)刊發 “新政治觀”一文,指出政治體制改革面臨理論准備不足的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

六種頂層設計方案面臨共同難題

目前有代表性的政改頂層設計方案主要有六種,包括周天勇等學者的《攻堅:十七大后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報告》、華炳嘯的《超越自由主義:憲政社會主義的思想言說》、張木生的《改造我們的文化歷史觀》、鄭永年的社會制度改革優先、丁學良的預算和基層黨員代表大會協商制度、季衛東的“預算議會”和“法治政府”等。這些方案富有洞見,但為什麼仍然存在理論准備不足的問題?仔細分析,我們就能發現這六種方案普遍沒有挑戰“選舉式民主”—— 一種源於西方傳統,把“競爭性選舉”作為核心內容的民主模式。理論准備不足即源於此。

選舉式民主看似神聖不容挑戰。亨廷頓認為:“民主政治的核心程序是被統治的人民通過競爭性的選舉來挑選領袖。”很多國內學者也認為隻有競爭性選舉才是民主的不二法門。但在現實中,普選出的菲律賓前總統馬科斯、台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利用職權貪污,以及中國村級直選出的少數村干部大肆揮霍集體資產等,這些均說明選舉式民主並非善治的靈丹妙藥。

同時,選舉式民主在中國還面臨兩大理論困境:一是容易戴著“隻有競爭性選舉才算真民主”的有色眼鏡認識和看待中國大量不同於選舉式民主的創新舉措,如村務公開、溫嶺協商民主和干部巡視制度等。二是無法解決學者曹錦清談到的“大歷史觀”問題,即任何頂層設計方案必須能夠構建一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哪裡來、現在在哪、將來要到哪裡去的大歷史觀,從而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和話語權制高點。選舉式民主所包括的“憲政”、“司法獨立”、“三權分立”和“普選”等基本內容都是西方資本主義的大歷史觀。接納“選舉式民主”就意味著把意識形態領導權和話語權制高點拱手讓給西方資本主義國家。

正是選舉式民主的現實表現和理論困境使目前政改理論依然准備不足,這也便決定了我們有必要從常識開始超越選舉式民主。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人民論壇》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