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我國就業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2012年12月13日13:21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二 結構性矛盾突出

所謂結構性矛盾,就是勞動力市場上供給和需求之間存在不匹配現象,即既會出現有人無崗的現象(“過剩”),也會出現有崗無人(“短缺”)的現象,表現為地區、行業之間的不匹配,勞動者素質技能與崗位技能需求之間不匹配等。當前我國勞動力市場結構性矛盾突出,出現了明顯的職位空缺和失業並存現象。

大學生就業難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就業供需不匹配問題。從每萬人擁有的大學生數量來看,我國與世界上先進國家的差距還很大。美國每萬人大學生數量為520人,加拿大為580人,韓國為571人,而我國目前僅120多人,甚至落后於南美的巴西。從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來看,我國22%的比率遠遠低於日本的48%和美國的52% 。可見,與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需求相比,我國大學生數量並沒有達到過剩的程度。大學生就業難本質上是一種結構矛盾。謝作詩、楊克瑞(2007)年認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實質是現實的人力資本供給與社會的需求結構不吻合,表現為一方面我國有著數量較為龐大的大學畢業生,另一方面缺乏本土經營管理型、技能型、應用型人才。楊河清(2007)對北京市大學生就業勞動力市場需求的調研顯示:60%的企業反映應屆大學畢業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的利用率不到40%,除專業知識和技能外,大學生普遍缺乏創新能力、學習能力、人際交往、組織管理等通用能力,責任心、團隊合作等技能方面也很欠缺。

從2003年開始的“民工荒”也是勞動力市場結構性矛盾的具體反映。造成這一矛盾的原因首先是勞動供求在地域間的不匹配。農民工的供給主要在農村和中西部地區,需求則在城鎮和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為了實現勞動供給和需求之間的匹配,農民工需要不斷地從農村和中西部地區向城鎮和東部地區轉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步伐不斷加快,2006年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數量大約1.32億,其中從中西部流出的勞動力中絕大多數都流入了東部地區。但是,農民工要實現向城鎮的轉移,不僅要克服各種制度性和非制度性障礙,而且還面臨著城鎮社會的排斥,農村轉移勞動力不得不像“候鳥”一樣在輸入地和輸出地流動,難以實現在輸入地的穩定居住和就業。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農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農民外出務工的機會成本越來越高,農村對農民的推力開始減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農民工在流入地的待遇難以改善,必然導致流入地的拉力降低,企業陷入招工難困境也就不可避免。造成當前“民工荒”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農民工素質和技能與需求的不匹配。目前農村轉移勞動力中,大約16%的人隻有小學以下教育程度,大約83%的人隻受過初中及初中以下教育,受過正規職業培訓的比例僅有15%左右。教育程度不足和缺乏技能使得很多企業即使出高價也難以招到合格的工人。

我國就業呈現出典型的“東高西低”的不均衡分布狀態。少數中心城市特別是東部發達城市就業壓力大,北京每百名勞動者中擁有大學及以上學歷的高達35.71人,幾乎是貴州、甘肅、雲南、四川、安徽等中西部地區的10倍(數據來源,統計年鑒,分地區全國就業人員受教育程度構成)。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人中,高中以上畢業生主要集中在城市,高中及以下畢業生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所張車偉教授的推算,2007年至2010年,高中及以下畢業生每年保持在1000萬左右的規模,其中,農村畢業生佔45%左右,鎮佔35%左右,二者合計佔80%左右,城市僅佔20%左右。

(責編:張湘憶(實習)、趙晶)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