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驗教訓與重點難點
2012年12月05日15:59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回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十年間,我們在經濟社會各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也積累了諸多寶貴的經驗,同時在發展經濟和社會過程中也吸取了教訓。為了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繼續推進,在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之際我們應當對此進行全面的總結。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取得的經驗

(一)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堅持與時俱進

30多年的實踐表明,“小康社會”的內涵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時代發展的現實需要,根據實踐中的正反兩方面經驗,不斷賦予其新的內容,從而更好的指導我們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使命。

從鄧小平在1979年回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提出“小康”這一概念以來,我們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對“小康”社會的認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積極探索,艱苦奮斗,原定到2000年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的任務已於1995年提前完成,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因此,中共十六大上,便及時提出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為新世紀頭二十年的任務。不過,在努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中,也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時局不斷調整目標和要求。十七大報告便在十六大報告的基礎上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了五個“新要求”。

可以看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要求並不是一開始就設定好的,而是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完善的。必須明確,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的過程中,目標和任務的設定都是依據我國國情而定,絕非主觀異端和憑空猜測﹔同時在完成階段性戰略后,調整完善目標,表現出與時俱進的品質。

(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增強促動發展的能力

回顧全面建設小康這十年的經濟發展,我國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但是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粗放型增長模式所帶來資源和環境代價已經嚴重危及到全面建設小康的目標。一方面經濟增長方式使得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另一方面,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以消耗資源為代價而發展。為此,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在此基礎上,中央進一步提出制定“十二五”規劃必須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標志著黨對於科學發展觀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系認識的深化。

過去的10年間,以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導向和搭配的變換為重要標志,我國宏觀經濟政策曾經歷了兩次重大調整:其一,2003年以來中央針對我國經濟局部過熱、經濟運行偏緊等問題,開始了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並於2005年結束了實施七年之久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其二,2008年11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針對日趨嚴峻的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造成的巨大沖擊,提出了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由於宏觀經濟政策的預見性和科學性,使得中國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避免了“大起大落”﹔由於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將短期增長目標和長期發展目標結合起來,使得中國能夠在全球率先實現經濟回升向好。

10年間,發展的新動力不斷蓄積。工業化、城鎮化正在加快,每年1000多萬人從農村進入城鎮,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為發展蘊含了巨大的潛力﹔資金、技術、產業配套、基礎設施、人力資源等生產要素組合優勢日趨明顯,為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11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宣告形成,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納入了法治化軌道,標志著我國已經全面實現“有法可依”,為發展提供了法律屏障﹔科技和教育整體水平不斷提升,勞動力素質明顯改善,建設學習型社會、創新型國家取得顯著成果,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為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政府管理正在由“管制型”向“服務型”轉變,權力逐步在陽光下運行,政府信息逐步公開化、透明化,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不斷提升,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為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三)堅持以人為本,更加關注民生和社會公平

關注民生,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十六大以來,我國開始建設全面的小康社會,黨中央把民生問題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將“以人為本”作為一個新的任務提出。十七大報告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出了明確部署:“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 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效率優先、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調整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

10年間,農村低保、新農合、新農保從無到有、試點鋪開,為9億農民編織了“安全網”。養老保險省級統籌、養老保險轉移接續制度,初步消除了包括農民工在內的所有參保人員流動就業的社保顧慮。城鎮居民社會養老、醫療保險試點,填補了最后的制度缺口,“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基本建立。“積極的就業政策”、“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兩種“遞進式”的表述,勾勒出中國對於就業問題的深度關注。就業促進法、促進就業規劃(2011~2015)等政策法規的出台,更明確了促進就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優先位置,進一步強化了政府促進就業的職能責任,為解決好中國的就業問題奠定了制度基礎。新醫改、基本藥物制度、公立醫院改革三大動作,以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為近期目標,以“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為長遠目標,為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令更多孩子特別是農村貧困學生安心求學。新教改啟動,為中國邁向人才強國打下堅實的制度基礎。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4%的目標得以實現,免費午餐試點、關注校車安全、重視學前教育等舉措,更昭示著中國教育投入的范圍在擴大、領域在延展。在政府加強宏觀調控、促進房價合理回歸的同時,廉租房大面積開工建設,公租房、兩限房、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分配、補貼制度也在磨合中日趨規范。收入的公平性被更多地強調,免除農業稅、糧食直補,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8連漲、義務教育教師實行績效工資、各地多次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資標准,推行工資集體協商,收入分配改革舉措不斷推出。

(四)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生態文明

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始終將奮斗目標鎖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全面”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追求,是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在內的全面發展,是全民的共同富裕。“全面協調可持續”和“五個統籌”的提出,要求我們在發展中既考量“發展度”,即能否保持真正地發展、健康地發展、理性地發展﹔又要衡量“協調度”,即能否優化經濟發展效率和質量之間的平衡,能否合理調控經濟發展的成果分配﹔同時,還需衡量發展的“持續度”,即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之間的協調性,等等。持續發展是以保護自然資源環境為基礎,以激勵經濟發展為條件,以改善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為目標的發展理論和戰略,已經成為了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它體現出的理念是一種新的發展觀、道德觀和文明觀的結合。十七大把“生態文明”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目標,將生態文明建設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並列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一個部分。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了黨的執政理念,上升為國家意志,不僅說明了中國共產黨對保護環境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體現了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消費方式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五)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精神動力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歷史的傳承,它能超越語言,風俗,地域的限制,增強民族的凝聚力。早在1979年,鄧小平就提出“要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強調文化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標志。在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背景下,黨提出並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在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時,根本任務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沒有核心價值觀的民族就沒有向心力。大力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能明確思想道德規范,利於構建誠信社會,強化廣大人民群眾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歸屬感,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社會的變革在深化,道德文化領域會不斷面臨新的挑戰。以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重點,緊抓思想道德教育,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從而全方位提高國家的軟實力,從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重要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六)堅持社會主義民主,深化政治體制改革

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兩大引擎,是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偏廢其一。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政治體制改革也穩步發展: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依法治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黨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概念,同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一起確立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三大目標。30多年來,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取得了諸多成果,如領導干部終身職務制的廢除,黨與政府重疊的對口部門的取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的發展﹔村民自治制度和基層民主制的創新﹔人事制度的改革﹔公務員制度的初步建立﹔行政機構的多次改革等等。

(責編:張湘憶(實習)、趙晶)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