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周文彰:文化的出路就是經濟轉型升級之路
2012年11月26日15:46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載:2012年第21期《新華文摘》

﹝摘要﹞

“文化經濟”既包括文化產業,也包括文化事業的投入和產出以及大眾文化消費,是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的最佳選擇。由此,拉動文化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是:政府發展文化事業、大眾提高文化消費和加大文化貿易出口。文化經濟發展的思路主要是圍繞民生辦文化,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圍繞市場辦文化,引導促進文化消費;圍繞出口辦文化,重視擴大文化貿易出口;圍繞繁榮辦文化,扶持規范文化產業;圍繞項目辦文化,大力發展新興文化業態,推動文化經濟的發展。

在我國目前經濟發展格局中,文化經濟正在悄然興起,並在國民經濟中快速擴大地盤,有望成為新的支柱經濟部門。這裡所說的文化經濟,是遠超出文化產業而又包含文化產業在內的新經濟門類。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的召開和《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通過,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在文化建設上的氣魄、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從容必勝的信心,而確立並大力發展涉及人民群眾生活各個方面的“文化經濟”,對於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實現建設文化強國的目標,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文化與經濟到底是何關系,發展文化與發展經濟有何共通之處,是我們需要認真探討的問題。

一、認識和確立“文化經濟”概念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前提

正是著眼於國內、國際的現實情況,看到文化建設需要奮力拚搏,需要動員全社會來投入文化建設,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到202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在目標如此明確、任務如此緊迫的情況下,現在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覺。

文化自覺首先是文化覺醒。文化覺醒最重要的是對文化的價值和意義要有清醒和深刻的認識。我們可以從五個方面來分析文化的價值和意義:第一,文化是政治。文化反映並服務於政治;對文化建設的態度,是對科學發展的態度,是對建設文化強國的態度。第二,文化是形象。建設文化就是塑造形象 ;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的缺失很可怕,有損於形象。第三,文化是環境。文化是我們工作和生活的環境,是后代成長的環境,也是投資環境、旅游環境。第四,文化是生活。文化本來就是人的生活,一部人類生活發展的歷史就是文化含量不斷增加、文化質量不斷提高的歷史。第五,文化是經濟。一方面文化能提高人的素質,更新觀念,振奮精神,凝聚人心,推動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文化本身就是經濟,應當大力發展文化經濟。

文化經濟是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商業經濟之后的一個新興經濟部門,文化從產生之初起就是有經濟意義的,但長期以來,文化的經濟意義一直沒有得以顯現,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文化受經濟的制約。如果經濟不發展,大眾就沒有能力消費文化,缺乏享受文化的物質條件;同時大眾也沒有空閑消費文化,沒有閑暇時間和閑情逸致去享受文化生活。第二,文化受科技發展水平的制約。文化隻有成規模地成為商品,才有成規模的經濟意義,而這隻有借助發達的科技才能實現,科技的發展水平決定文化的生產規模和生產水平。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盡管文化也有一定的經濟意義,但是這種意義微不足道。

文化的經濟意義大概是從有聲電影誕生(1926年)之后才逐步以加速度顯現出來,並逐步為人們所認識。因為從那時起,科技的發展使文化成規模生產逐漸成為可能,經濟的發展也使大眾進行文化消費的時間和能力逐漸成為可能。近年來,我國的文化經濟迅速走向前台——從政府部門確立“文化產業”這個概念,到設立文化產業專門管理機構——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從國家統計局印發《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到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2008年下半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加快了我國對文化經濟意義的認識進程;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2010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提出把文化產業作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等等,文化經濟的概念呼之欲出。

關於文化和經濟發展的關系問題,近年來我們的認識是逐步深化的,對文化經濟的內涵和外延的理解也是逐步清晰起來的。在很長時間內,我們把文化僅僅看作是文化事業,它的主要特點是,文化單位是事業單位,職工是國家干部,文化經費由財政撥款,文化產品基本上是免費消費,如報紙、書、電影也需要購買,但是生產這些產品的部門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所以叫文化事業。這些年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一個重大成果,就是把文化區分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文化事業是公益性的,它的任務是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如圖書館、博物館、群眾藝術館、鄉鎮文化站、村村通廣播電視、群眾性的文化活動等等,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文化事業,由政府主導,財政支撐。文化產業是經營性的,它的任務是滿足人們基本文化需求之外的多樣性和多層次的文化需求,由市場主導、企業運作。

如果說文化產業的經濟意義一目了然,那麼,文化事業也有經濟意義嗎?這一點往往被人們忽視。實際上,無論是文化產業還是文化事業,都具有極大的經濟價值。文化事業也有生產,例如文藝創作,但是它的主要特征是文化消費,即購買文化設備和文化商品,為人民群眾提供公共文化產品和公共文化服務。文化事業不講經濟效益,但文化事業卻以它大規模的文化消費為社會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如新建圖書館、博物館等由政府主導、財政買單的文化事業,極大地帶動了土建、建材、設備、服裝的生產和銷售,帶動了圖書、電影、數字出版物等文化商品的生產和銷售,帶動了就業和稅收。所以文化事業也具有極其重要的經濟意義,發展文化事業,就是發展文化經濟。

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區分在於它們的運作主體不同、任務功能不同,進入消費的渠道和方式也不同,但它們都是文化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的生產、銷售特征更加明顯,它要買裝備、耗材料,從這個意義上看是消費,但是它的特征主要是生產和銷售,在滿足人們多樣性、多層次文化需求的同時,重視投入產出,追求經濟效益。文化事業也有創作生產,但是它的主要特征是免費提供大眾的文化消費,隻有經費投入,沒有經濟產出。盡管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有這些不同,但它們都是經濟,它們共同構成一個新的經濟領域,即文化經濟領域。

文化經濟的構成除了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之外,還離不開大眾文化消費。消費是經濟發展的必要環節,沒有消費就沒有經濟發展,因此文化經濟也依賴於文化消費。文化消費包括文化產業的生產部門、銷售部門所進行的消費,還包括發展文化事業所進行的消費,但這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包括大眾文化消費。這裡的大眾文化消費,不只是大眾對公共文化產品的消費,更重要的是對文化產業所提供的文化商品的消費。一般而言,經濟越發達,文化消費的比重就越高。提高文化消費,改善消費結構,提高生活質量,擴大文化內需,這是發展文化經濟所要著力開拓的重要工作。

文化經濟是包括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文化消費在內的新型經濟,是在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商業經濟之后的一個姍姍來遲的經濟門類。在我國,文化作為 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部門已經有了相當規模,文化經濟正以高速度連年增長,並且增長的空間仍然十分巨大。

文化經濟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商業經濟相比較,具有以下四個基本特點:第一,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小;第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小;第三,對能源的消耗小;第四,附加值高。正因為具有這些特點,發展文化經濟應當成為我國當前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最佳選擇,當前世界各國也都在大力發展文化經濟。

在這裡,我們還必須明確幾個概念 :第一,文化經濟不等同於文化產業,它包含文化產業,但不僅僅是文化產業,文化經濟比文化產業的外延要大得多;第二,文化經濟也與創意經濟有所不同,創意經濟的概念是從國外傳來的,它不是一個經濟門類或經濟部門,而是突出創意,也就是構思、設計、策劃、觀念等等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類似於知識經濟這個概念強調知識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文化經濟不是文化和經濟的融合,不是所謂的文化經濟化、經濟文化化,而是由文化的生產、流通和消費共同形成的一個新的經濟領域。

提出文化經濟這一概念,並非是說文化隻能歸結為文化經濟,而是鑒於長期以來,我們對文化的經濟意義認識不夠充分,存在經濟建設是硬任務、文化建設是軟任務的認識誤區,導致文化建設的內生動力不足。因此現在特別需要確立文化經濟這個概念,以推動全社會像抓經濟一樣去抓文化,但絕不能因此走入另一個誤區,即把文化僅僅歸結為經濟。文化經濟是僅限於從經濟角度看文化而言的,文化經濟不能涵蓋文化的政治、思想、民族等方面的特性,因此文化經濟不應也不可能代替文化這個概念。

(責編:趙晶、朱書緣)

相關專題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周文彰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