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 理論 >> 理論書庫 >> 《危機挑戰改革》
遲福林 主編 定價:38.00元
遲福林 主編 定價:38.00元
 
圖書連載  
<< 危機挑戰改革 >>
  本報告從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角度,就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提出下一步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相關建議。本報告以“危機挑戰改革”為主題,分五章討論:第一章,集中分析國際金融危機與國內全面轉型雙重壓力下,改革面臨的形勢、矛盾,由此討論改革下一步的重大任務﹔第二章,兼顧短期內保增長和著眼於中長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出下一步市場化改革的“一攬子”建議﹔第三章,按照擴大國內消費需求的要求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提出以積極的社會變革化解經濟壓力的思路和建議﹔第四章,討論國際金融危機下中國對外開放的重大課題,提出抓住危機帶來的歷史性機遇,實施積極對外開放戰略的重大任務﹔[詳細][目錄][發布會][書評][留言]
 
作者簡介
中改院改革評估報告

主編:遲福林

編輯委員會:遲福林 常修澤 曹遠征 汪玉凱 孫立平

執筆人:遲福林 方栓喜 匡賢明 畢向陽 倪建偉 王瑞芬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聯系電話:010-68354197
圖書目錄  
前言
  2009年是中國改革發展十分關鍵的一年。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與國內發展周期重合的特定背景下,中國改革發展面臨嚴峻挑戰。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正向全球不斷蔓延,對中國發展產生嚴重沖擊。這個沖擊是全面而深刻的:它既是巨大的外部沖擊,使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中國難以獨善其身﹔也是深刻的內部沖擊,對中國經濟增長產生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很大程度上使中國經濟增長方式中的某些固有矛盾不斷暴露並全面凸顯。
  過去30年的改革發展,中國已由生存型階段進入發展型階段,與此同時,也帶來了新時期全面轉型的巨大壓力。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的這幾年,無論是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的壓力,還是社會公共需求轉型的壓力,或者是政府轉型的壓力,都日益突出。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與全面轉型壓力的增大,對后30年的中國改革發展無疑是一個戰略性的挑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發展轉型的雙重挑戰,需要用改革的辦法破解雙重難題。過去30年的實踐証明,無論面臨的挑戰有多艱巨、困難有多嚴峻,隻要深化改革,就能有效應對危機,破解難題,減少壓力,促進發展。為此,在當前出台4萬億投資計劃、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的同時,如何盡快推出並實施“一攬子”改革計劃,集中解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體制性矛盾,建立與發展型階段相適應的體制機制,走出一條短期和中長期兼顧、標本兼治的新路子,走出一條以內需為基礎的發展新路子,是方方面面對中國下一步改革的熱切期盼。【詳細】
第一章 金融危機與全面轉型雙重壓力下的改革下一步
  危機倒逼改革。歷史經驗表明,危機往往是改革的重要契機和重要起點。過去30年,無論是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城鎮國有企業改革,還是財稅金融體制變革,大都具有危機導向的特點。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與國內發展階段的歷史性變化疊加在一起,使短期困難與長期矛盾交織在一起,並使下一步改革發展面臨著30年來未有的困難與挑戰。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全面轉型的雙重壓力,積極主動地布局下一步改革,尋求以改革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的新路子,實現新階段改革的重大突破,化“危機”為“轉機”,已成為當前最急迫的全局性問題。【詳細】
·一、國際金融危機遠未結束,中國改革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二、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日趨加深,經濟增長方式轉型需要全面提速
·三、面對金融危機與增長方式轉型的雙重壓力,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突出的體制性矛盾
·四、推進“一攬子”改革,為“一攬子”經濟刺激方案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章 以市場化改革的新突破促進經濟平穩增長
  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性貢獻在於,市場化改革釋放出的強大體制活力,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研究表明,在過去30年中國人類發展指數的增長因素中,市場化改革帶來的經濟增長對中國人類發展的貢獻率高達52.2%。
  當前,在國際金融危機對經濟的影響仍在進一步擴大的背景下,需要抓住“危機倒逼改革”的機遇,以市場化改革在關鍵領域和核心環節的實質性突破化解危機下的壓力,尋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新路子。比如,盡快解決資源環境產權問題,使環保產業真正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全面破除約束民營經濟發展的條條框框,理順能源資源價格,就能釋放出巨大的投資激情﹔打破呼吁多年的壟斷行業“玻璃門”,也將極大地刺激社會投資。這些改革,實質上是轉變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舉措。因此,無論是短期還是中長期,經濟持續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市場化改革的實際進程,取決於更加充分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詳細】   
·一、盡快推進資源環境價格改革
·二、實質性推進壟斷行業改革
·三、擴大社會投資,關鍵在於進一步打破民營經濟發展的制度障礙
·四、啟動農村消費重在深化農村改革
·五、在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中加快財稅體制改革
·六、在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中推進金融體制改革
第三章 以社會變革化解經濟壓力
  當前,經濟增長面臨的壓力具有深刻的社會根源。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保持持續高速增長,但所形成的以投資和出口拉動為導向的經濟增長模式,使投資率不斷上升,外貿依存度持續增加﹔社會發展方面,實施了一系列新的社會政策並取得重大進展,但總體而言存在分配結構不合理、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仍然不到位等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居民的收入預期和整體消費能力。“國內消費不足,產能相對過剩”,這種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協調的結構性問題蘊含著較大風險。
  化解經濟壓力,保持穩定運行,要從社會整體出發,跳出經濟看經濟,不僅要調整經濟政策,也要改進社會政策。短期內,為化解經濟壓力,必須採取積極的社會政策,穩定市場、擴大就業,加強對弱勢群體的救助,防止經濟壓力與社會問題的雙向傳導,加劇危機。中長期,要徹底轉變發展模式,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必須著眼全局、立足長遠,深化社會體制改革,加強公共服務體制建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調整收入分配結構,平衡不同群體的利益關系,形成以國內消費為基礎的增長模式,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詳細】
·一、採取積極社會政策,防止經濟壓力與社會問題雙向傳導和相互強化
·二、推進社會體制改革,為形成以消費為基礎的發展方式提供支撐和保障
·三、以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突破口,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四、構建利益表達的多元化渠道,協調不同群體利益關系,為有效推進社會體制及相關領域改革創造條件
第四章 國際金融危機與積極主動的對外開放戰略
  改革開放30年,中國成功抓住了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帶來的機遇,逐步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形成了利用外資和出口導向的開放型經濟新格局。更為重要的是,“開放倒逼改革”的機制產生強大的改革動力,推進各項改革不斷深化。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后,中國外資引進規模、進出口貿易總額等都有較快增長,經濟體制改革進程明顯提速。
  在分享對外開放和全球化成果的同時,中國也面臨著來自外部世界的沖擊。特別是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正在也必將繼續對中國的對外開放產生重大影響。一方面,傳統國際經濟秩序已經難以持續,第三次全球化紅利正在遞減。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效應對正在出現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加快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是未來國際經濟關系的重點之一。另一方面,“中國買什麼,什麼漲價﹔中國賣什麼,什麼跌價”,表明中國亟需在國內產業升級的基礎上盡快向國際中高端產業延伸。此外,國內各項改革正處於關鍵時期,推進市場化進程、理順政府市場關系仍需外部市場“倒逼”的動力。【詳細】
·一、加強國際經貿合作,積極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
·二、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秩序重建,維護國家利益
·三、抓住國際產業調整的機遇,加快構建企業“走出去”的一整套戰略體系
·四、積極創造有利條件,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第五章 危機中的政府自身建設與改革
  國際金融危機不僅對中國經濟社會產生深刻影響,而且對政府自身建設與改革也提出嚴峻挑戰。可以說,從應對金融危機開始,政府管理就進入了危機管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將面臨一系列嚴峻挑戰:
  第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不確定因素增加,對政府工作的預見性、前瞻性提出挑戰。在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政府既要應對眼前,更要著眼長遠﹔既要顧及經濟,也要重視社會、政治﹔既要把握總體,還要兼顧局部。
  第二,危機對政府的應對能力,特別是政府的應變力、執行力提出挑戰。既需要調動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應對危機的兩個積極性,又需要發揮市場、社會的作用,形成全社會應對危機的合力。【詳細】
·一、以提高領導力、執行力和公信力為重點,全面加強政府在危機中的應對能力
·二、以政府為主導,調動市場與社會的積極性,形成化解危機的合力
·三、發揮中央、地方兩個積極性,共克時艱
·四、轉變政府職能,創新政府管理方式
·五、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建立高效、廉潔的政府
結語
  中國改革開放30年后的今天,國際國內發展環境發生重要而深刻的變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實現發展方式轉型,對30年后的改革提出階段性的新要求。從改革的總體態勢看,新階段的改革是以政府轉型為主線的結構性改革。
  第一,從經濟領域看,投資消費失衡的問題是結構性問題,需要有一個結構性改革方案。避免低成本投資擴張,需要推進市場化改革,以實現資源要素價格改革、環境成本內部化等方面的突破﹔擴大國內消費,需要推進社會體制改革,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的突破。這些問題的解決不能僅僅局限在市場化改革的范圍內,還需要把改革進一步延伸到社會領域、政治領域和文化領域。【詳細】
我要評論  
 
 圖書連載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