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学者专栏
分享

毛泽东诗词中的青春意气⑨

万类霜天竞自由 ——《沁园春·长沙》解析

汪建新

2024年07月29日15:43    

《沁园春·长沙》最早披露于北京新华书店1949年8月出版、萧三著的《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1957年《诗刊》杂志创刊号首次发表毛泽东的《旧体诗词十八首》时,以《沁园春·长沙》为首篇。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由毛泽东亲自审定的《毛主席诗词》,开篇仍是《沁园春·长沙》。显然,该词是经毛泽东自己认定的诗词创作的正式起点。这是一个很高的起点,其高度是由这首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确立的,《沁园春·长沙》堪称是青年毛泽东的精品力作。

韶山脱险奔长沙

1920年11月,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创建湖南长沙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6月底,毛泽东与何叔衡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回湖南后,他建立了中共湖南支部和中共湘区委员会并任书记。1923年4月, 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2月,毛泽东带着妻儿从上海回韶山养病,并领导农民运动,创建了中共韶山支部。

1936年,毛泽东同斯诺谈话,在回忆1925年他在湖南的情况时说:“以前我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民中间的阶级斗争的程度,但是,在(1925年)‘五卅惨案’以后,以及在继之而起的政治活动的巨浪中, 湖南农民变得非常富有战斗性。我离开了我在休养的家,发动了一个把农村组织起来的运动。在几个月之内,我们就组织了二十多个农会,这引起了地主的仇恨,他们要求把我抓起来。赵恒惕派军队追捕我,于是我逃到广州。”据《毛泽东年谱(1893— 1949)》上卷记述:“8月28日,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得到成胥生关于毛泽东组织农民进行‘平粜阻禁’斗争的密报后,电令湘潭县团防局派快兵逮捕毛泽东。本日,毛泽东在湘潭、韶山党组织和群众的帮助下, 离开韶山,去长沙。”

毛泽东如何在韶山脱险?当年雪耻会会员郭运泉回忆说:县议员、开明绅士郭麓宾“在县长办公桌上看到了赵恒惕的密电,上写着‘立即逮捕毛泽东, 就地正法’。他看后退出县长办公室,写信交给侄郭士奎(在此县当炊事员),叫他连夜送给毛主席。主席拆开信看,我也在旁边看到,信上写着‘泽东兄, 事急,省里密电拿你,务希在今晚离开韶山’。”毛泽民的妻子王淑兰也回忆说:“那天下午,泽东同志在谭家冲开会,县里郭麓宾派人送信到家里,派来的人是竹南湾张满姑的崽,姓郭。送来信后,家里就派人去谭家冲喊了他。他接到信,又用开水泡点饭吃, 轿子是我给他请的。泽东同志先给他们讲好,抬的谁?抬的郎中。送轿子的人,只一天一夜就回来了。团防局隔了几天才来捉泽东同志。因泽东同志没在家,只开了些钱就了事。”

关于1925年9月上旬的情形,逄先知、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描述道:“这时,毛泽东已到了长沙。就在赵恒惕的眼皮下举行秘密会议,向中共湘区委报告韶山农民运动的情况。他还到湘江边上,橘子洲头,回想当年风华正茂的师范生生活,写下有名的《沁园春·长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之后,他前往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

激越豪迈赞秋景

  春夏秋冬四季之中,秋因萧瑟凋敝、满目苍凉等特质给人以某种特殊感受。“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绝大多数古代诗人每每将悲情愁绪与草木摇落、万物凋零的秋景联系在一起,以萧瑟的清秋意象传达人生的烦闷、生命的忧患。这一文学主题从《诗经》《楚辞》到建安文学,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诗,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嬗变和积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个体意识到群体意识,最终形成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悲秋”文学意识。

毛泽东诗词创作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几乎找不到一首直接描写春天的作品,却有多首诗词吟咏秋色或写于秋天。《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赞美秋天最全面、最生动、最成功的作品。毛泽东没有附和古代文人的悲秋情调,他打破肃杀哀婉的文人悲秋传统,高扬赞秋情愫,展现出辽阔豪迈的艺术境界,彰显了豁达激越、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

《沁园春·长沙》上阕借秋景抒发革命激情,呈现给读者一派壮丽的湘江秋景。他走进自然,站在时代的高峰上,以宽广博大的胸怀、精微深远的洞察力以及哲理思想和浪漫诗情相结合的语言,创造出不同凡响、耐人寻味的“秋”意象,充满新颖别致的风采神韵,足以使千古文人的悲秋文字黯然失色,堪称咏秋诗词的典范。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毛泽东独自伫立于橘子洲头,目送湘江经过橘子洲头向北流去,进洞庭湖,汇入长江。“寒秋”一词给人寒气扑面、秋风凄厉之感,既点明了作者到达长沙的时间,暗示了当时军阀混战的社会现实,也是作者自己身处险境的切肤感受。“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给人一种大河之中、小洲之上的空旷感。

上阕的主体是绘景,一个“看”字总领七句, 描绘出立体的壮美秋景, 恰如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可谓是大笔写意。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岳麓山群峰耸立,层次分明,像是染了红色,俨然“霜叶红于二月花”。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秋水澄练, 秋江碧波,蜿蜒流过的湘江如翡翠般清澈晶莹,千帆竞发, 生机勃勃,可谓“秋水共长天一色”。仰视:“鹰击长空。”秋高气爽, 雄鹰振翅健羽,自由飞翔。俯瞰:“鱼翔浅底。”湘江水透明见底,天空景象映射到清澈的湘江水中,相映成趣。鱼儿游在水中,也仿佛是游在空中,活脱脱一个“翔”字给人无限遐思。

苏轼《题蓝田烟雨图》云:“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沁园春·长沙》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体。面对如此生机盎然的秋景,作者不禁心动神驰,喷涌出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深刻揭示秋景之真谛和自然之奥秘,进而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惊天动地的诘问。

仰天长问怅寥廓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沁园春·长沙》的诗眼,振聋发聩,真乃千古绝唱。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37首)之后,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组织翻译出版英译本。1964年1月,毛泽东应英译者的请求,就自己诗词中的一些词句作了口头解释。他说:“‘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是指:在北伐以前, 军阀统治,中国的命运究竟由哪一个阶级做主?”这句诗,既充满深沉的理性,又洋溢昂扬的激情,是青年毛泽东忧患意识的高度凝练,也是他上下求索的集中体现。

毛泽东的怅然天问,与屈原的不朽名篇《天问》遥相呼应。屈原被逐,心中忧愁憔悴,仰望苍穹提出170多个问题而成《天问》。1949年12月,毛泽东在出访苏联的火车上,同苏联汉学家尼·费德林谈起屈原时说:“屈原生活过的地方我相当熟悉,也是我的家乡么。所以我们对屈原,对他的遭遇和悲剧特别有感受。我们就生活在他流放过的那片土地上,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我们对他的感情特别深切。”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同几位哲学工作者谈话时说:“到现在,《天问》究竟讲什么, 没有解释清楚。《天问》讲什么,读不懂,只知其大意。《天问》了不起,几千年以前,提出各种问题, 关于宇宙,关于自然,关于历史。”毛泽东一生钟情屈原,研究《楚辞》,探寻《天问》。毛泽东不仅继承了屈原的诗词传统和浪漫精神,也弘扬了屈原的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

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自古就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不朽精神。毛泽东生不逢时,“长夜难明赤县天”,彼时中华民族外受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蹂躏,内遭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压迫。早在韶山读私塾时,毛泽东就读了《盛世危言》《支那分割之命运》等书,开始朦胧地意识到国家贫穷落后。毛泽东自幼怀有忧国忧民之心,具有强烈而厚重的忧患意识。深沉的忧患意识不仅体现在毛泽东的理论著作中,也深深地寓含在他寄情抒怀的诗词里,深刻地影响着毛泽东的行为方式和情感表达,成为他勇于探索和不懈奋斗的不竭动力,不断激发他奋发图强、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

对于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各种新思潮、新学说,青年毛泽东都深浅不同地学习过、研究过,有的还认真地实践过。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纷然杂陈的各种观点和路径中,经过反复比较和鉴别,毛泽东同志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毛泽东同志始终都矢志不移、执着追求。”1921年初,毛泽东把新民学会的宗旨“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改为“改造中国与世界”。但马克思主义本身并不是“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现成方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诘问,蕴含着“敢问路在何方”的深邃思考,彰显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

往昔峥嵘岁月稠

长沙是毛泽东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征途的光辉起点。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12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1914年至1918 年,他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18年4月, 他与蔡和森等人创建新民学会。“五四”时期,毛泽东积极参与、组织长沙学生和市民的反帝爱国运动。1919年,他主编了《湘江评论》。随后,他又领导了驱逐北洋军阀张敬尧的斗争。毛泽东在长沙的经历可谓波澜壮阔,他伫立橘子洲头,怎会不抚今追昔?

《沁园春·长沙》下阕深情回忆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以“忆”字为统领,以情为线,带情叙事, 抒写昂扬的意气和豪迈的激情。“携来百侣曾游”, 点明作者过去常和志同道合的学子来橘子洲游览,为下文做铺垫。“峥嵘岁月稠”,是“曾游”的时代特征。一个“恰”字打开记忆的闸口,“同学少年”是“百侣”的年龄特征;“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是“百侣”的素质特征;“挥斥”“指点”“激扬”, 表达“百侣”的活跃气势与热血豪情。“粪土当年万户侯”,典出《离骚》“苏粪壤以充帏兮, 谓申椒其不芳”,“粪壤”是楚怀王左右的亲信奸臣, 如上宫大夫靳尚之流。“百侣”们撰写激浊扬清的文章,反对弊政、提倡革新。在热血青年们的眼中,那些毫不顾及国家和民族前途的达官贵人,如同封建时代的万户侯一样,卑鄙无耻,为人不齿,粪土不如。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958年12月21 日,毛泽东在文物出版社1958年9月刻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批注道:“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句诗表面上是在回忆湘江游泳的经历,同时也隐含作者真心希望昔日的“百侣”们能同自己继续搏击时代大潮,“到中流击水”,不断掀起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沁园春·长沙》是一篇游故地而观秋景、忆同窗而思往事、励斗志而抒豪情的壮美辞章,写秋景而不衰飒,忆往事而不惆怅,体现了革命者改写中国历史的豪情壮志,也充分展现了诗人毛泽东豪迈奔放的革命气概。词中景物壮丽,人物英俊,事迹卓绝, 情感豪迈,相互辉映,大气磅礴。毛泽东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这首词使深刻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得益彰,不愧是显示青年毛泽东卓越诗情的上乘之作。

(来源:《中国青年》杂志2024年第13期,作者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副院长、一级巡视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

点击查看“毛泽东诗词中的青春意气”系列其他文章

孩儿立志出乡关——《七绝·呈父亲》解析

惊涛拍岸怒声吼——《四言诗·〈明耻篇〉题志》解析

长歌痛悼思君深——《五古·挽易昌陶》解析

君行吾为发浩歌——《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解析

与天与地与人斗——《四言诗·奋斗》解析

一掬慈容何处寻——《四言诗·祭母文》解析

一钩残月向西流——《虞美人·枕上》解析

凭割断愁丝恨缕——《贺新郎·别友》解析

(责编:代晓灵、刘圆圆)
相关专题
· 汪建新专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