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到:

在创新落实中加强新闻舆论工作【2】

2017年08月22日09:58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3、找准“聚力点”,打赢“团体仗”

以“媒体在行动”活动为载体,聚焦中心大局工作,聚力各级各类媒体,聚合社会各界力量,组织开展系列重大宣传报道活动,锻炼了新闻队伍,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媒体形象。

一是聚焦中心大局。聚焦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等重要决策,聚焦“十个新突破”、打造“三最”城市、扶贫攻坚、污染整治等重大部署,聚焦陶博会、齐文化旅游节、乡村采摘等重点活动,以及陶瓷、琉璃、丝绸等特色品牌,组织策划一系列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活动。开展了“聚焦十个新突破”“聚焦重大项目建设”“聚焦生态环保”“聚焦沂源红”“聚焦齐长城”“聚焦文明交通”“聚焦陶博会”“聚焦齐文化旅游节”“国瓷进我家”“聚焦6个特色小镇”等重点报道活动,对全市改革发展、精准扶贫、文明践行、生态环保、节庆活动、品牌推介等活动进行大力宣传报道,在全社会产生较大影响。

二是媒体集中发力。组织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发挥媒体不同优势,同一时间围绕同一主题集体发声,短时间内迅速掀起宣传热潮、形成舆论强势,汇聚集中宣传推介的合力。“聚焦沂源红”活动共组织20余家媒体集中报道沂源红苹果,原创稿件及转载总量达6万余篇(条),各网站及“两微一端”相关稿件累计访问量超过300万次。“国瓷进我家”活动组织32家媒体70余名记者大力宣传华光国瓷、硅元瓷器两个淄博日用陶瓷的优秀品牌。“聚焦陶博会”活动5小时全网视频直播第十六届淄博陶博会开幕式、在线观看累计41万人、微博话题阅读量超3000万、总曝光量上亿,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在陶博会期间累计发稿1800余篇(条)。聚焦齐文化旅游节活动首发播放第十三届齐文化节宣传片即达52万次。

三是发动社会参与。统筹协调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各类社会团体的力量,做到媒体宣传搭桥、企业跟进合作、社会共同助力,形成了服务发展、推动工作的合力。在“聚焦沂源红”活动中,组织号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爱心企业和电商平台以及全体市民等,积极献爱心参与销售、购买沂源红苹果活动,激发了全社会道德建设的正能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活动期间,“沂源红”苹果日均出库量2000余吨、累计销售10万余吨,化解了果农销售难的问题,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4、做好“监督员”,撑开“民心伞”

坚持“党委政府主导,着眼推动工作,服务人民群众”宗旨,大力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活动,使新闻监督工作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社会民生,促进了工作、赢得了民心、满意了群众、得到了拥护。

一是党委政府主导。坚持市委、市政府主导,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舆论监督活动。围绕环境卫生、社会秩序、移风易俗等文明风尚和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开展了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特别是针对环境污染点源、城市空气异味、城区露天烧烤、建筑工地扬尘、生产生活垃圾等,组织市属新闻媒体开展明察暗访曝光活动,以曝光的手段倒逼问题解决,使新闻媒体成为党委政府的工作助力,有力地推动了工作开展。

二是内外结合监督。坚持内外结合的方式方法,开展科学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在《淄博日报》《淄博电视台》《淄博新闻网》等市属媒体开设了《直播12345》《今日聚焦》《生态淄博建设在行动曝光台》等新闻监督栏目,公布投诉电话、公开曝光典型案例,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受到群众广泛欢迎。规范引导新闻媒体通过撰写内参稿件、拍摄内参专题片等形式,进行内部通报曝光,向党委政府反映问题、提供决策参考。淄博电视台暗访拍摄的生态环保污染点源曝光内参专题片,每月在全市生态淄博建设工作调度会上播放,推动了各区县、部门直面问题、铁腕执法。

三是严守工作纪律。坚持牢牢把握导向、推动促进工作的原则,既勇于直面问题、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又事实准确、分析客观,开展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和建设性监督。严格审核把关各类舆论监督报道,做到谁采访谁负责、谁刊播谁把关,媒体拿不准的由宣传部门统一审核。具体工作中,始终把握有利于工作、有利于群众、有利于弘扬正气的原则,既有利于矛盾问题的解决,又不引发冲突和不稳定因素而影响稳定,做到真帮忙、不添乱,更好地解决问题、服务群众、推动工作。

5、打好“考核牌”,开通“动力阀”

坚持把科学考核作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建立健全新闻宣传工作考核制度,让各单位排名亮相打擂台,激发工作干劲、提高工作动力,进一步调动各级各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开展。

一是科学考核增活力。制定《淄博市新闻宣传对外重点报道考核办法》《淄博市区县新闻宣传工作综合考核办法》《淄博市互联网宣传管理考核办法》,明确各区县、各单位和市属新闻媒体每年的发稿任务、工作目标,对新闻舆论工作进行量化计分考核。每季度在全市经济运行分析会上通报各单位发稿情况。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每年印发《全市新闻外宣工作考核情况通报》,全面公开通报考核成绩结果,督促各单位看位次、找差距,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二是点评约谈挖潜力。开展新闻宣传报道点评活动,每季度召开各区县单位、新闻媒体工作会,定期通报各单位发稿情况,对各单位发稿情况进行点评,督促各单位加强对上发稿力度。实施新闻舆论工作约谈制度,对工作导向把握不准确的单位和不遵守新闻工作纪律、重大突发事件舆情应对不力的媒体进行约谈,帮助他们查找问题、摆正位置,找准方向、做好工作,确保全市新闻舆论工作齐头并进。

三是严格奖惩添动力。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奖惩激励依据,推动各级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对在宣传报道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对区县、部门和单位报送的对外重点发稿,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考核中给予综合考量。积极为各新闻媒体开展工作提供有力政策支持和工作保障,调动了各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曹淼、万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