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传统文化需要青春表达

陈童

2017年04月20日07:57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人向来重视家风家教。《朱子家训》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文言》中也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良好的家风家教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塔基。

  时代在变化,传统的家庭结构也在改变,如何在现代社会尤其在年轻人中间传扬诗书传家、孝义格天等传统家风文化是新时期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出品的大型纪录片《齐鲁家风》,在结束了在山东卫视的第一轮播出后目前又登上了央视荧屏。据CSM(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数据,该片在16省网收视率达到省级卫视同时段排名第二,这不仅再次印证良好家风是超越时空的信仰,而且为传统家风文化的现代表达探索出了新的路径。

  现代的年轻人早已厌倦了说教。传播传统文化,如果继续使用过去那种“子曰”“诗云”的模式,只会让年轻观众产生逆反心理。那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好方法就是讲故事。比如,《齐鲁家风》这部纪录片一口气讲了四五十个故事,从孔子、孟子等齐鲁先贤到当代的大学教授颜炳罡、退休医生吴晓建、养猪农民张列才,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孔子、孟子、管仲、范蠡、郑玄等先贤开创的好家风历经几千年而未中断,他们的精神在子孙后代的身上得以延续。

  在19世纪中叶的“闯关东”的浪潮中,山东人把诚信、尚义的家风带到关外,因此赢得了当地人的信任和尊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山东商人刘丽华通过诚信经商赢得了合作伙伴乌兰的信任,不仅打开了哈萨克斯坦的市场,也树立了当代中国商人的形象。比起历史上的先贤,年轻人更容易被上述普通人的故事所打动。通过采用古今结合的叙述方法,大量的历史故事与当代平凡人的生活勾连起来,家与国的情愫在文化历史的脉动中扑面而来,从而让年轻人更了解脚下的土地,让他们的青春增加了历史的厚度。

  为吸引被视觉文化哺育长大的年轻观众,满足他们对精良画面的需求,《齐鲁家风》节目组用了很多的方法,比如让镜头画面明亮、让剪辑节奏加快。此外,为了便于年轻观众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知识,节目使用了大量情景模拟、三维动画、二维图示,表述方式基本上都是在讲故事。古今穿插的结构避免了只讲历史故事的单调,与现代人物故事结合,使片子更接地气,更富有生活气息。在剪辑过程中,节目组不断请一些年轻人来机房观看粗剪版,并及时调整他们不能理解或感觉过于深奥的地方。除了在电视台播出,《齐鲁家风》也被推送到了各大视频网站,片中的各个故事被制作成了各种短视频,在多个平台多个渠道播放,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激励青年人做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齐鲁家风》的成功播出启示我们,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弘扬传统文化要把大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同生活的基本细节有机整合起来,让本和末之间圆融无碍,这样文化才能产生切实的影响力。同时,在传统文化的表达上要努力做到当代化、青春化、国际化——当代化就是不能老是沉浸在以前的故纸堆里;青春化就是一定要让年轻人能够接受,并且便于理解;国际化就是大胆使用国际通用的语言。

推荐阅读


习近平“4·19讲话”蕴含国家网络治理的“五观”

习近平“4·19讲话”呈现互联网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习近平“4·19讲话”开启网络安全战略规划全新时代

姜春云:论人民公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牢牢把握战略主动的四大内涵和四大制高点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应具备“八个担当”

十八大以来公务员心态有何变化

只有“治党有力”才能“治国有方”

全面从严治党也要“严”中有“爱”

望海楼:中共为什么“勇于自我革命”

以清醒和定力防范“围猎”

勿当五种“不为”官:“庸、躲、看、懒、木”

发展中的中国特色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要推进“五个区别”

(责编:杨文全、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