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治国理政与马克思主义新境界【4】

2017年03月16日13:28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治国理政与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观点集萃

如何准确理解、梳理和提炼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旨内容、结构和内在逻辑,如何采用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论进行研究,如何有效地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创新,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所关注的前沿课题。与会代表围绕这些基本问题,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不同角度展开论述。

重视整体性、历史性、现实性研究

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王国平在致辞中提纲挈领地提出,在新形势下,研究治国理政与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必须要注意“三个加强”。一是必须加强治国理政思想的整体性研究,尤其要注意结构和逻辑问题。治国理政的内涵有着相当丰富的内容,必须要具备整体性的方法和视野,才能研究活、研究透。二是必须加强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性研究,尤其要注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致性、连贯性、发展重点研究。今天研究治国理政,必须要把它放到历史发展的洪流中去,放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中去,用马克思主义强调发展与联系的眼光去分析问题、钻研问题。三是必须加强治国理政思想的现实性研究,尤其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和发展理论研究。

上海海事大学刘泽雨教授从治国理政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系统阐述了治国理政思想的若干特点,包括既重视“顶层设计”,又注意“摸着石头过河”;既坚持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又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既注意运用新的理念推动发展,又用心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等等。

上海师范大学汪青松教授指出,治国理政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主题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什么样的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等问题作了回答,架构起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体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升到了新境界。

同济大学李振教授认为,治国理政思想是以“中国梦”、“三大规律”、“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等理论和实践命题展现出来的,这些命题和判断无不围绕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展开,这是一种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相互贯通的立场。

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

上海社科院程伟礼研究员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晶核,包括人民是社会主义价值主体、法治是价值实现的原则、开放是价值实现的途径、创新是价值实现的形态。“人民是社会主义价值的主体”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立足点,确立了人民的主体地位。法治是价值实现的原则,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要把对法律的遵从、对法治的敬畏,转化成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开放是价值实现的途径,要求我们熟悉资本文明趋势及限制的深刻辩证关系,把握开放与改革发展的平衡关系。创新是价值实现的形态,要求我们不仅要融汇古今、贯通中外,还要善于结合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国际视野和全局意识。

中共黄浦区委党校钱胜教授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是治国理政的核心要义,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它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是重大理论问题,而且是重大实践问题,必须在改革中加以践行。

华东理工大学徐国民教授认为,价值立场和思维方式是研究治国理政思想非常重要的角度和出发点。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政策举措越来越明晰。从思维方式上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越来越强调整体论和辩证法,既强调经济建设,又强调政治和文化建设;既强调目标导向,又强调问题导向;既强调整体思维,也强调底线思维。

深入推进“五大发展理念”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杜玉华教授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角度出发,重新解读了“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与意义。在马克思看来,所有的发展都是社会结构中不同的要素相互之间发生矛盾运动,并在这个运动的过程当中,推进事物的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就是在中国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中产生出来的,是对传统发展优势动力和资源红利逐渐丧失功能的一种反思。“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性意蕴和系统性特征,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最新成果。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孙力教授则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阐释了“五大发展理念”在当代中国的新境界。“五大发展理念”既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为基础,也是以整个社会主义运动以及当代现代化进程为基础提炼的发展观念,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产物,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科学方法论的时代升华,也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特别是当代社会发展思想借鉴的成果。

东华大学贺善侃教授认为,“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发展理念一次新的升华。“五大发展理念”内涵丰富,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整体,从根本上回答了我国的发展动力问题、发展协调性问题、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中国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问题,也是党中央正确认识和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的新的战略思维。

文化自信、理论创新与价值观建设

上海政法学院张远新教授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有关论述出发,提出要从四个方面理解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即: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是推动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他指出,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的根脉所在,理论自信立足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制度自信的思想根基。

上海交通大学黄伟力教授认为,衡量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境界之新,至少要有三个方面的标准,即:能不能为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警示力;能不能提高对社会历史现象的解释力;创新成果在公众当中是不是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认同度。其中,理论创新是最重要的。我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新的概念,需要纳入到我们现在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中,并且进行学理的阐释。

上海市委党校张春美教授探讨了在网络时代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所面对的挑战。中国互联网呈现出几大特点,即从个体的微小上升到群体的强大、资本逻辑的活跃、文化活跃形式的变革等,这些复杂特征对我们主流价值观的建设形成一定冲击。为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网络话语权的建设;塑造良好的文化符号;利用“粉丝经济”扩大主流价值观影响力。

(整理人:章新若、叶柏荣)

上一页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