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理论期刊>>《中国发展观察》>>每期精选

因地制宜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

刁鹏飞 汪建华 邹宇春 赵晨昕 韩 磊

2016年12月06日11:00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原标题:因地制宜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以家庭生活和社区关系营造为中心促进农村偏远地区教师队伍稳定

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学校面临优秀师生资源流失、基础教育设施投入不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周边环境复杂、当地社会“读书无用”观念盛行等方面的困扰。其中,缺乏一支稳定、完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当地农村教育面临的最为核心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个别村小甚至出现青年教师全部转走,只剩校长和教务处主任的尴尬局面。

调研组到访的村小学校远离镇中心,村镇之间道路曲折狭窄,交通非常不便,所在镇远离县城,是典型的偏远地区。当地经济条件一般,县财政难以为乡村教育提供有效支持,在该镇小学教师普遍缺乏的情况下,因县财政拮据一度停止招聘教师。尽管如此,该校现在仍然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正式教师8人,代课教师3人,除执教30余年的校长外,其余老师皆为80后,师资力量基本能满足200多名学生、6个班级的教学。正式教师中,只有1名教师因为家住邻村,可能会调走。其他教师在本地皆已成家生子,至少在近5年不会有工作调动。这支稳定的教师队伍的形成,实际上是经历过大批外来教师流出之后的结果。自2002年县教育局对外公开招聘教师的政策实施以来,该校先后招进21名青年教师,14名选择离开的教师原籍贯都不在本村委。待遇低、离家远、交通不便、难融入、学校不解决基本的食宿等,是促使这些青年教师调走的主要原因。一是乡村教师待遇低。他们相对县城教师没有课外收入的机会,甚至相比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收入也不占优势。二是教学任务重。在乡村教师人数缺乏、人员高度流动的背景下,在岗教师课时较长,且需要同时担任数门科目的教学。人员流动与教课任务重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三是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通讯不畅,这让在高等教育和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熏陶下的青年教师非常不适应。在城镇化浪潮下,即使是外出务工民工都寻求在县城买房置业,乡村青年教师更是想尽办法往县城及其附近区域调动。四是许多外来教师难以融入当地社会。在“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熟人社会,外来教师在当地的社会交往和职业发展都非常受限制。再加上远离出生地影响家庭团聚和父母照料,这类教师流动性非常大。

如何在市场化、城镇化浪潮冲击下,化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招聘难、留人难的问题,维系农村学校的优秀师资,某村委小学的实践经验为调研组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比外来的教师,该校本地青年教师在从教数年以后,基本都能适应乡村生活。他们在工作中也能很快熟悉学生的家庭情况,并主动与学生家长互动。调研发现,老师对执教班上学生家庭贫困与否、父母是否外出、有无家庭暴力、家长是否重男轻女等情况,如数家珍。还有一些细节也让调研组印象深刻,比如每个教师都有学生家庭的通讯录,如果有异常情况老师都会联系学生家长。学生家庭异常的,老师也会去家访,例如,在发现有学生被家长虐待后,全校老师出动,反复给家长做工作。对当地社会的熟悉和完整的家庭生活,既便利了老师与学生、家长的互动,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增强了老师的归属感和工作主动性。一些教师,尤其是学校领导,还积极参与当地的公共事务,学校也由此进一步整合到当地社区中。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待遇低对教师的积极性还是有所影响的。当地农民只顾眼前生计轻视子女教育的风气,也进一步妨碍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互动。从长时间的比较来看,青年教师在农村社区的融入程度,与老一辈教师也有所差距。教师地位声望下降、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浸染、城镇化需求的增强,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协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偏远地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整套的教育均衡保障机制。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教育公平;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因地制宜探索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保障机制。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要认识到义务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教育单方面的问题,而是关涉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社区的复杂性、综合性的问题。因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不可能由教育主管部门一家独立完成,需要探索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共同着力的解决方案,才有可能改善基层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

(一)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考虑。在制定教育方针、理顺教育体制、调整教育布局和增加教育投入方面,确保偏远、贫穷、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具体来看:

1.国家应提高义务教育经费统筹水平,把教育经费列为地方财政第一位的保障经费,提高偏远地区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现有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这对之前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对偏远地区财政困难的县来说依然存在经费保障力度不足的问题。贫困县的教育经费本身就少,县里在经费短缺时不得不把国家的教育拨款挪用到其他更急需的方面。在地方政府的考核过程中,建议采用教育经费保障一票否决制。

2.应该整体布局教育资源投入,以中央财政支出补贴偏远地区教师待遇。偏远区县由于财政收入有限,在调研县,甚至出现因县财政不足停招教师的情况,更不用提进一步的教育投入。为避免地方财政截留或挪用教育经费,建议中央财政支出以两种方式拨付:一是专门津贴,如偏远地区教师津贴直接打到教师工资卡中;二是专门的设施投入,如电子设备、学校食堂、校舍建设等,通过成立专门的基金会,专人负责经费拨付、建设评估工作。以中央财政补贴偏远乡村学校和教师,是营造教师家庭生活和社区关系、稳定教师队伍的基本政策保障。

3.改进教育编制管理,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农村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资源,确保教育质量。教育编制目前采用“生师比”根据学生人数确定教师编制,但在农村生源下降,班额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班师比”来确定农村地区教师编制。合并教学点和班级的学校可以适当缩减教师编制,而对寄宿制学校,还应增加心理和生活指导教师的编制。

4.提高偏远地区的教师补贴标准,建立能够吸引优秀人才的偏远地区教师长期服务薪酬奖励计划,提高偏远地区教师的经济社会地位,鼓励年轻教师安心服务偏远地区的义务教育。推动建立农村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长期规划,政府主管部门保障农村青年教师的专门培训机制,扩大教师在农村中小学的决策参与空间,帮助教师明确职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切实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待遇。

5.改革学校考评指标体系。改变目前以学生考分为主导的教学成果考评和教师绩效考评指标,建立涵盖教育过程、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的综合考评指标体系。教书育人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考评指标应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降低学生考试分数在学校考评和教师考评中的权重。

6.推迟义务教育阶段的住校年级,降低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师比,扩大寄宿制学校的教师编制,要求寄宿制学校配备更多样的教师类型,特别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指导、心理辅导。

7.全面评估“撤点并校”政策的作用,探究学校、家庭、社区在学生全面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成长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学校布局和班级规模要根据地域和人口,因地制宜做好规划,缩小城乡学校在资源配置上的差异。

(二) 学校应当以家庭关系和社区营造为中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

基于对农村教育问题的考察和地方性经验的挖掘,调研组认为,在偏远乡村学校,以家庭生活和社区关系营造为中心促进农村偏远地区教师队伍稳定是一条可行的解决问题方案。具体来看:

1.农村教师招聘和分配可以同时兼顾教学能力和地域来源,鼓励青年教师回籍贯地应聘就业。在保证就业公平的前提下,鼓励青年教师到籍贯所在县、镇、村委应聘。教育主管部门在师资分配时,考虑设立教师籍贯来源地就近原则,并配之以提高偏远地区教师补贴等的相关政策。同时,应进一步加强现有的教师定向培养制度,可以增加偏远地区教师定向培养指标。农村偏远地区教育工作者反映,现有的定向培养指标尚难真正缓解乡村教师缺乏的困境。鼓励青年教师回籍贯地应聘,定向培养本地青年骨干,是促进偏远乡村教师扎根当地、将学校教师和教育整合进农村社区的基本支点。

2.以学校区位和交通情况为依据制定偏远津贴标准,切实提高偏远地区教师待遇。当地教育工作者反映,现有的偏远津贴太低,每个月220元左右的津贴并不能真正吸引青年教师到偏远地区执教。同时,乡村教师的食宿问题也有待解决。部分学校教学设施建设并未考虑教师住宿和伙食问题,这给外地教师或者在县城买房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为教师提供临时住所和学校食堂餐饮,是应对当前教师城镇化趋势和便利外地教师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对愿在偏远地区工作的外地教师,应该切实解决其食宿问题,建构其在当地社区的归属感。另外,应该结合年轻教师的信息化需求,增加相关电子和网络设备。待遇提升是稳定偏远乡村教师队伍、吸引本地籍贯优秀教师回乡执教的基本前提。

3.改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评分中的唯分数论,全面有效地在应试教育基础上实现素质教育。在资金和编制上,让学校有足够的工资和专职人员保证音乐、体育、地理等素质课程的开展。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校应设立激励机制,鼓励老师和学生共同创建课件或授课形式,想方设法利用偏远地区的独特自然和文化资源,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教和学的主动性。

(此文的分析基于中国社科院和教育部青年学者到中部地区偏远乡镇的调研资料,教育部的李大鹏、李琦、李清霞、汪洋、雷丰伊、孙明博、赵然,江西省社科院的张小华、丁牛牙,全程参与调研、多次参与讨论,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的工作对本文的写作起到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报)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杂志

上一页
(责编:沈王一、赵晶)
相关专题
· 《中国发展观察》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