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2016年11月10日理论导读

【导读】新形势下提升文化治理能力的着力点

2016年11月10日09:0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独家连载】《习近平用典》

敬民篇 为政篇 立德篇 修身篇 笃行篇 劝学篇 任贤篇

天下篇 廉政篇 信念篇 创新篇 法治篇 辩证篇

【学习文选】《学习文选》:重温长征精神 走好新长征路

【学习路上】探究习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与理论基础

 新形势下提升文化治理能力的着力点

 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有感染力,它所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时刻影响着人民大众的情感世界和价值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长期的精神积淀,时刻在弘扬中国精神、传递中国能量,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奋发向上、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黏合剂。当前,我国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一方面,历经30多年改革发展,社会转型全面展开,人们的生活方式、利益诉求、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多样;另一方面,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外各种思想、思潮、观念、理论,相互激荡、交流交锋交融。【详细】

 振兴“中华老字号”重在体制转型和观念更新

目前,我国老字号企业的状况令人担忧。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以下简称老字号企业)有1000多家,其中70多家为上市公司。这些老字号企业中,仍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只占20%到30%,多数经营情况欠佳,一些老字号企业甚至空有品牌,已无产品上市。老字号企业不仅是营利性市场主体,而且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振兴具有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意义。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振兴老字号企业呢?总体来看,必须从体制转型、观念转变、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等方面着手,促进老字号企业重新走向辉煌。【详细】

 深化劳动分工 推进科技创新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离不开社会劳动分工不断深化的贡献。社会劳动分工的基本逻辑主要有三条:一是让劳动者做他们擅长的工作;二是让劳动者固定做一种工作,成为熟练工;三是一个领域对劳动者能力素质要求的差异性越大,就越需要社会分工,分工后效率提升也就越明显。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细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但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一个重要领域的分工——科技创新劳动的社会分工,致使当今世界科技创新领域基本处于各种劳动被无差别对待的状态。【详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分类施教

摆脱“无力”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学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只不过形式不同、称谓各异。在长期实践中,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进步。但也应看到,一些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一种“无力”感:虽然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形式、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建设校园文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等,但效果往往不太理想。【详细】

 炼就过硬的政治定力

何谓政治定力?它是指在思想上政治上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坚持正确立场、保持正确方向的能力。政治定力是一个包括诸多内涵的有机整体,如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对中央决策部署的有力贯彻,对各种错误思想的敏锐辨别等。纵观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每临大事有静气,明断是非、不怕牺牲、甘于奉献。方志敏践行“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焦裕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郭明义坚持20多年无偿献血的善行……他们书写了理想信念的伟力,彰显了政治定力的可贵。【详细】

推荐新闻:


习总书记青海之行:脱贫攻坚再攻坚,不破楼兰终不还

习近平再谈绿色发展:“循环利用”之路该如何走?

习近平: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习近平对“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都说了什么

习总书记对军队改革再动员 为强军赋予精神动力

 

(责编:沈王一、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