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始终不渝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2】

——关于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对话

2016年09月28日07: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改善民生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主持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性进展?

董克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民生建设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

一是民生建设的信念和目标进一步明确。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他还强调,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坚定信念和明确目标,在近几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的情况下,党和政府依然坚定不移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连续数年跑赢GDP增长率;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连续3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超额完成目标;各项民生事业均取得可喜进展。

二是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思想,让政策的“雨露”惠及真正需要的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是我国贫困治理指导思想的重大创新,其理论基础是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现实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扎实实践。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的指导下,扶贫的重点和对象更加明晰,“谁来扶”更加明确,扶贫资金和项目的投放更有针对性,更能惠及真正的贫困群众。这一思想体现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阶段我们党带领人民与贫困进行决战的坚定意志,凸显了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决心,释放出向贫困发起总攻的强烈信号。

三是补齐民生短板,托“底”保“底”,突出重点。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等重大民生问题,毫无疑问是“十三五”时期亟须补齐的短板。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促进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要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决不能开空头支票,也要防止把胃口吊得过高;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补齐民生短板的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强调抓主要矛盾,突出“雪中送炭”和“托底”,彰显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真挚情怀和务实进取的思想作风。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民生工作中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努力消除民生工作中的盲点;大力解决“择校热”“看病难”等问题,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安居保障、养老服务等环节加强创新,营造更和谐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补齐民生短板。这些务实举措带来了民生的持续快速改善,与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党为了拉选票而过度承诺,结果要么承诺难以兑现、要么背上过重福利包袱影响经济发展并最终影响全体人民利益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杨宜勇:为了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我们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创新扶贫治理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构全面全程精准化的扶贫机制,协调多方扶贫力量,践行绿色减贫理念,实现了改革发展成果的共建共享。

韩震:我再补充两点。一是我们所提出的改善民生是全面改善,既要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又要改善人民的文化生活,还要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为此,党中央把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加以推进,专门给贫困地区的青年留出进入重点大学的名额,并且大力增加文化公共产品的供给。编制和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二是以壮士断腕的意志大力改善环境,奠定了民生持续改善的环境基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既需要“金山银山”,也需要“绿水青山”和“蓝天白云”。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健全政绩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特别是明确“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把环境保护软约束变成硬约束,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董克用:二位的补充我很赞成。人民生活幸福是对中国梦的最好诠释。这些务实举措充分表明中国梦不是空中楼阁。通过持续改善民生,将国家的发展落脚在所有人的共同发展上,将梦想的力量凝聚在共同富裕的旗帜下,就一定能以稳健有力的步伐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姜萍萍、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