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6日09:59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
G20在过去的7年时间内,一直强调全球需要一个强劲、可持续、平衡的增长,而今年的杭州峰会首次提出了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的概念。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的英文是“Inclusive Finance”,按照字面上的翻译应该是“包容性金融”。两者系出同源,近年来国际社会一直将二者联系在一起。
贝多广指出,“和普惠金融一样,包容性增长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其概念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例如,世界银行认为:包容性增长是一种能够使得贫困人口大量减少并能够使最大数量的社会劳动力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的增长方式;国际包容性增长政策研究中心把包容性增长的重点放在了参与度上,即所有人民都能够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具有一定话语权,并能够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亚洲开发银行认为公平对待‘边缘群体(Marginalised Groups)’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内在要求,应当保障这部分群体的经济参与权和受益权;G20则强调促进机会均等和收入均等是包容性增长的应有之义。尽管这些机构对包容性增长的定义在认识上略有差异,但是国际上对包容性增长也达成了一些共识,即从总体上说包容性增长不仅强调结果,也强调过程和路径;一方面关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关注这些增长和发展是如何实现的。”
张家瑞进一步表示,“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一种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但其真正的内涵却是‘机会平等’。包容性增长将目光放在经济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包容性增长的目标则是给予这些企业平等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放开市场准入,允许小微企业参与竞争是第一步,发展普惠金融,给这些企业平等的融资机会是第二步。”他强调,“包容性增长追求的是机会平等而非结果平等。一味地追求结果平等反而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发展。小微企业需要普惠金融提供平等的融资机会,而不是平等的融资结果。因此,一方面政府需要避免对信贷资金分配的扭曲(例如给国有企业增信),另一方面小微企业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变得‘有信用’。其制度设计的目标是降低融资双方各自的道德风险。”
贝多广总结道,“这两个概念以‘包容性’为纽带,紧紧结合在一起:发展普惠金融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具体措施和重要动力;而包容性增长为发展普惠金融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包容性增长考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在包容性发展的大框架下,可以实现普惠金融发展政策和其他经济社会政策的协同。”
前路光明,创新发展
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新的制度,在新的金融发展阶段下,不仅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且“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近日举办的“2016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指出,面向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将把促进微型金融和普惠金融发展作为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更好发挥政策引导和正向激励作用,引导更多金融机构投身微型金融和普惠金融事业,让金融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普罗大众。
田辉向记者直言,“普惠金融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对金融体系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机遇。比如,客户基础大大扩展。很多特殊群体并非没有有效的金融需求,只是由于各种因素或者金融需求被抑制,或者被现有金融体系所忽略,通过改善供给,满足这些群体的金融需求,可以实现金融机构和客户的双赢。”
贝多广表示,“普惠金融的发展需要根据国情制定发展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树立全局性的发展理念,制定周全的一揽子方案,平稳、有序地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同时,还应鼓励各地方制订本地区的普惠金融规划或战略。”他进而指出,“我国目前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处于‘构建基础’阶段和‘促进融入’阶段之间,因此,普惠金融发展战略的重点应当放在包括“硬件”和“软件”在内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上,包括普惠金融相关的指标体系、征信体系、支付体系、机构体系、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等。”
此外,田辉还表示,“要提高普惠金融的可得性,从丰富供给主体、加强产品创新、改善外部环境等多重手段入手。其中特别要强调在所有相关环节应大力推动新技术的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科技的发展和普及,为普惠金融的深入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支付使用率较高等特点,也为新技术在普惠金融方面的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专家一致认为,实现创新发展是普惠金融长远发展的重要方面。在张家瑞看来,“一些新的普惠金融创新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例如,企业同行或者金融机构同行对贷款者的信用进行评估,对贷款风险实行连带责任制,抵押品多元化等。此外,我国资本市场相对落后,企业融资结构相对单一。普惠金融的创新需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融资结构。”
“创新应该是全方位的。”田辉强调,第一,应该优化普惠金融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监管体系、信用体系、信息共享机制等。第二,金融机构需要调整粗放的经营理念,更加注重精耕细作,采用差异化的方式来推进普惠金融业务的拓展。比如,在三农金融领域,应针对农民收入波动大、缺乏抵押品等特点进行产品创新。再如,可以设计更加灵活的还款政策和高频率的还款周期,以便于借款人根据生产生活情况合理调配资金使用,降低违约风险。在抵押品方面,可以根据形势发展创新抵押方式,扩大押品范围。第三,创新政府的支持机制同样不可或缺。例如,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政府主导的信用担保机构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此外,还有必要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建立联动机制。例如将小额贷款和小额保险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记者 高妍蕊)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杂志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中国发展观察》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