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江
2016年08月26日08:44 来源:红旗文稿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刻地指出:“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远的不说,就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同。”可以说,环顾当前各种思想流派,只有《资本论》能够帮助我们洞察当今错综复杂的经济问题,找到应对的武器。
一、资本主义解决不了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
从《资本论》问世到现在已经149年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世界经历了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俄国、中国和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以及席卷全球的民族解放运动,20世纪后期苏东剧变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从2008年起至今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低迷。透视跌宕起伏的历史大潮,人们应该得出两个结论:资本主义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宰;但资本主义也解决不了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预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可是,为什么时间过去近一个半世纪了,资本主义仍然存在并且主宰着当今世界呢?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容纳生产力在一定范围的发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经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资本论》第1卷出版时,只有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欧洲大陆和北美工业革命才刚刚开始或正在进行之中,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框架下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即使像英国这样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的国家,本国产品的“实现”问题,虽然受到本国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限制,但可以通过“炮舰政策”向落后国家和殖民地倾销。一个多世纪来列强对亚非拉国家的“征服”和列强发动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层次的动因均源于此。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运动的开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迫使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社会改良。资产阶级认识到,如果还像早期那样剥削压迫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势必会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于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提高工人阶级购买力、改善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措施。而资本主义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也使他们能从中拿出一杯羹来进行社会改良。加之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使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一度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3.面对国内市场的萎缩,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发展分期付款等所谓信用消费方式,寅吃卯粮,让人民群众成为金融资本家的终生债务人。这一招,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本国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外转嫁危机。它们利用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游戏规则,低价购买经济不发达和欠发达国家的原材料和劳动密集型产品,高价向经济不发达和欠发达国家销售本国的工业产品、文化产品和“服务”,把经济矛盾向国外转移,消减了本国的经济危机。特别是美国,利用自己的军事实力和美元的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地位,通过开动印钞机,滥发美元,操纵利率汇率,屡屡对其他国家“剪羊毛”,不劳而获,使自己的强势经济地位得以维持。
由于上述原因,资本主义制度仍然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延续,并主导着当今世界。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今世界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整个世界都被卷进了全球化的浪潮。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程度也越来越集中。法国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其所著的《21世纪资本论》中指出, 1987—2013年,全球最高人口的平均财富增速是6%—7%,高于同期全球人均财富2.1%和人均收入1.4%的增速。(《21世纪资本论》第448页,中信出版社)“最富的0.1%的人群大约拥有全球财富总额的20%,最富的1%拥有约50%,而最富的10%则拥有总额的80%—90%”。(同上书,第451页)皮凯蒂还特别提醒人们注意:“一旦财富达到了一定的规模门槛,资产组合管理和风险调控机制就可形成规模效应优势,同时资本所产生的全部回报几乎都能用于再投资。拥有这样数量财富的个人每年只要拿出总财富中几乎可忽略不计的部分,也足以让自己过上极为奢华的生活,因此他的全部收入几乎都可以用来再投资。这是最为基本但至关重要的经济机制,对财富的长期积累和分布有着重大的影响”。(同上书,第454页)
贫富差距的存在与不断拉大,势必使社会再生产“实现”问题变得更加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办法,就是在国际上利用自己的主导地位剥削不发达和欠发达国家,在国内通过种种所谓“金融创新”刺激负债超前消费。从国际上来看,如果说早期资本主义列强还可以通过“炮舰政策”把“未开化”国家的大门轰开推销过剩产品的话,今天全球化已席卷世界,资本很难再找到未开垦的处女地了。对“落后”国家的剥削只能导致这些国家的购买力停滞增长甚至萎缩。从国内来看,负债超前消费终究会碰到“天花板”。皮凯蒂提醒人们注意:“1980年以来,美国国民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大约15%)从最穷的90%人口转向了最富有的10%人口。具体地讲,如果我们考察一下危机发生前30年(即1977—2007年)美国经济的增长情况,就会发现最富有的10%人群占据了增长总额的3/4,这一时期最富有的1%人群就独占了美国国民收入增长的近60%。”“收入不平等扩大的一个后果是,美国中下层阶层的购买力出现了实质停滞,这必然增大了一般家庭借债的可能性。特别是,那些不择手段的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慷慨地提供了日益增长的授信额度,因为它们免于监管并渴望从流通到体系中的巨额储蓄中赚取优厚的利息收入”。(同上书,第303页)一旦金融链条的某一处发生断裂,就会引发全局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2008年由美国“两房”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和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至今仍未过去就是明证。为什么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说明问题就出在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出在资本主义自身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上。说白一点,不就是出在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产品的“实现”问题上吗?
此外,还应看到除经济以外的两个问题:
一是由于西方资本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他们传播的新自由主义那一套,造成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长期落后,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国内国际冲突,劳资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难民问题、暴恐袭击,等等,或多或少无不折射出其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影子。不改变西方资本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些矛盾。
二是由于唯利是图、恶性竞争的资本主义原则,导致了自然环境的破坏。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有人想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环境比发展中国家好来否定这一点,是完全徒劳的。今天广大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移生态灾难的结果,是在严酷的国际经济环境下迫于生计救亡图存的结果。不改变利润至上的行事准则,不消除全球范围内的恶性竞争,不建立一种国际财富转移支付机制,自然生态环境还有可能继续恶化。
推荐新闻:
习总书记建党95周年讲话百余次提及“人民” 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
习总书记建党95周年讲话为何10次强调“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红旗文稿》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