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6日13:18 来源:《求是》
2016年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锐意改革创新,加强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政法战线坚持正确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政法队伍建设规律,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政法队伍,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国正在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给政法队伍提出新的重大课题,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全国政法机关要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南,紧紧围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总任务,牢牢把握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总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动力,以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证,着力破解制约政法队伍建设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难题,深入推进思想政治、业务能力、纪律作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
一、牢牢把握政法机关政治属性,确保忠诚可靠
加强政法队伍正规化建设,首先要确保政法机关政治属性永不褪色。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广大政法干警思想政治素质。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如果不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就不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甚至会是非不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是坚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把各项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三是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善于把中央精神与各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联系观点、发展眼光认识和解决问题,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忠诚可靠,是政法干警的首要品质。对忠诚可靠的检验,既要看说了什么,更要看做了什么。要引导政法干警把党和人民之所望作为履职之所向,以实际行动彰显政法队伍政治本色。面对违反党性原则的行为,要敢于拒绝、坚决抵制,自觉做党和人民利益守护者;面对歪风邪气,要挺身而出、坚决斗争,自觉做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引领者;面对诱惑干扰,要挺直脊梁、执法如山,自觉做社会主义法治维护者;面对体制机制难题,要勇于改革、敢于创新,自觉做改革促进派和实干家;面对各类风险、难题,要敢于担当、拿出实招,自觉做防风险、破难题的能手。
二、牢牢把握政法工作专业性要求,切实提高履职能力
政法队伍作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专门力量,在具备相应政治素质的同时,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既要有坚定的立场,积极作为,又要有科学的态度,善于作为,不断提高工作艺术和水平。想问题、办事情,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善于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切实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进行交换、比较、反复,把握好工作的时、度、效。要积极探索、深入推进政法队伍专业化建设,切实提高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局能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社会沟通能力。
提高司法人员专业素养,努力使广大法官、检察官、警官都具备较深厚的法律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广博的社会阅历、高尚的职业操守,是履行好职责任务的重要保障。要引导广大政法干警坚定法治信仰,通过法律逻辑训练和法治实践锻炼,增强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的自觉性。法治进程是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的。由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所表现出来的法律问题,往往蕴含着深层次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原因。法治是规则之治,但法律之外还有复杂的情感,案件之中还有难解的缘由。如果单纯从法律技术角度处理,不但难以有效解决,还可能引发新问题。法律的运用,是一种实践智慧。只有善于从法律视角和社会视角通盘考虑法理、事理、情理,才能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要引导广大政法干警把专业化建设同我国国情结合起来,同执法为民结合起来,既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又加强对社情民意的把握;既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又善于运用道德规范和公序良俗,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形势下,违法犯罪越来越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迫切要求加强政法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预防打击违法犯罪工作专业化水平。根据各层级各岗位性质特点,结合侦查破案、反恐维稳、应急处置、起诉审判等执法司法工作不同要求,分别健全专业化的标准规范体系。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发挥好各类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协会的作用,以专业化管理提高专业化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政法队伍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加速器。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演变成智能社会,其深度、广度超越人们的想像。谁下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未来。要牢固树立向科技要警力、要核心战斗力的理念,密切跟踪现代科技发展前沿,创造性地运用现代科技最新成果破解维护稳定、社会治理、执法办案难题,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战斗力转化。把科技应用和理念提升、机制创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发展科技的唯一出路在教育,努力用优秀的人才去培养优秀的人。要加强对广大政法干警科技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训,增强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做好政法工作的本领。引导广大政法干警把懂网作为必修课,把用好互联网作为基本功,提高运用网络做好政法工作的能力。
人才是推动政法工作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专业化的第一要素。随着新领域、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政法机关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结合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用好员额制、聘任制、年薪制等政策,打通特殊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建立适应政法工作专业化要求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努力吸引、留住政法工作创新发展急需的优秀人才。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制、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让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探索通过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实行课题制、项目制等方式,建立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新机制,为优秀人才施展才华创造良好工作条件。
下一页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